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說中年人的性教育是性教育的焦點,是指有很多問題聚焦在中年期,有時候讓人焦頭爛額,其中有很大部分和性有關,并且不容易處理,需要有專業的性教育者來引導。
中年夫妻,結婚多年,“新人”早已變“舊人”,性生活也常常流于常規,缺乏刺激和興趣。
中年男女,事業有成,經濟寬松;小孩已大,時間充裕;社交頻繁,外遇機會大增,“七年之癢”燒身,夫妻生活面臨嚴重挑戰。
進入中年后,由于生理功能及心理狀態的改變,以及兩性之間存在的性欲和性能力的差異,會出現性欲消長變化的“剪刀差”現象。也就是說,中年以前的男性性欲較強,女性性欲相對較低;中年以后的女性性欲相對較強,男性性欲下降。即便沒有外遇問題的夫妻,也可能出現性機能的不平衡和性生活的不和諧問題,給中年夫妻的婚姻生活帶來很大的苦惱和威脅。
比如,王女士今年46歲,丈夫比她大3歲,是單位領導,工作忙,壓力大。近兩三年來,王女士發現丈夫總是尋找各種借口,有意無意地回避夫妻生活,偶爾一次性生活也是草草了事。丈夫的勃起能力明顯下降,不能使妻子滿意。妻子感到困惑和沮喪:“你怎么了?是對我沒有興趣了,還是你有什么問題了?年輕時每當你有興趣,我都依著你,現在我剛有點興趣你就逃避我,夫妻生活也是我倆的事呀。”丈夫無言以對,更加逃避,每天晚上都拖延上床的時間,最近半年,索性與妻子分床,拒絕性生活,使妻子感到極為苦惱。其實,丈夫除了回避性生活外,對妻子和家庭仍充滿關愛。
王女士夫妻出現的就是這種“剪刀差”現象,妻子對丈夫逃避性生活不理解,把丈夫的性欲和性能力變化視為丈夫的病態或自己魅力的下降,以致產生抱怨、憤怒的情緒。王女士的丈夫之所以出現性能力下降,除了正常的生理變化,如體內雄激素分泌減少外,是否有軀體疾病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如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此外,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王女士的丈夫是單位的領導,工作壓力大,面對的人際關系復雜,身心負荷往往過重,從而出現精神疲勞和軀體疲勞。這種疲勞,尤其是精神疲勞,是男性性欲減退的重要原因。工作中的應酬、吸煙、酗酒等,對性功能也會產生消極影響。因此,女性對丈夫性能力出現的變化,不應過度責備。責備對男性來說,也是一種壓力和挫傷,是暗示他“你不行了”,使他更加緊張和焦慮,導致性功能問題更加惡化。
上述例子,說明對中年人兩性之間“剪刀差”現象的認識很重要,同時也表明,夫妻之間的理解和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在人的一生中,“更年”的生理進程一定會降臨。男人可能出現“中老年男子部分性雄激素缺乏綜合征”,女人有“圍絕經期”(舊稱“更年期”),即從月經開始不規律到絕經后12個月這段年齡范圍,分為絕經前期、絕經期及絕經后期三個階段。在更年期間,男女都可出現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負面影響。
約百分之八十的圍絕經期婦女可出現潮熱出汗,俗稱“開火”;有抑郁、睡眠困難、情緒波動、易怒、性欲減退等精神心理癥狀,嚴重者可出現類似精神病的表現,出現“更年期抑郁”、“更年期偏執”。一位患者這樣描述道:“在精神最低潮的時候,看著周圍的一切都是灰色的,當時甚至把后事都交代了,存折在哪、有幾個,都告訴他(指丈夫)了,也不是說有意想著自己要死。反正那時總往不好的地方想,樂不起來,高興不起來。”婦女更年期還可以出現陰道萎縮,可引起性交疼痛、瘙癢和不適等。
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研究所于1999年8月到2000年8月,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大規模的抽樣調查。其中一篇調查報告顯示了當前存在的“無性”婚姻,以中年夫妻居多。報告分析了各種影響婚內性生活頻率的因素,其中發人深省的是,所謂“無性”婚姻,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生理障礙或地理障礙,而是源自婚內無愛和對性方面的無知。
中年階段是人生歷程中的“興盛之秋”,也是承受事業、家庭等各種壓力最多的一個時期。中年期的性愛維護,對中年夫妻的身心健康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中年夫妻應該主動地進行學習、交流、嘗試,適應中年階段出現在性生活方面的各種變化,這正是中年性教育的意義所在;性生活永遠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生活中的一種創造的力量和歡樂的源泉”。中年男女不要減弱它,更不要失去它,要用你們的理智努力保持它、發展它,使金秋年華的性愛生活更上一層樓。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在線獨家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顏健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