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看似薄薄的、不起眼的橡膠套(避孕套)似乎正靜悄悄地引發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
“愉快的發明”
400多年前的17世紀,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喜好尋花問柳,養了不少情婦,私生子甚多,使得這位國王深感頭疼,他既想風流,又不想留太多子嗣。
后來,御醫康頓在一次烹調鮮魚時受到膨脹魚鰾的啟發,遂將魚鰾戴在陰莖上與其妻同房,見精液全部潴留魚鰾中,康頓大喜,這不就能達到避孕目的了嗎!他把此法獻給查理二世,英王用之有效,很是歡喜。于是,人們語兼雙關,稱此發明為“愉快的發明”。
其后,康頓想到改用小羊的盲腸制作避孕套,先把羊腸剪成適當的長度,曬干后用油脂和麥麩使之柔軟變薄,并用特殊工藝讓其成為具有盲端的“長袋”。這項發明,使眾多不想懷孕的婦女得以從苦海解脫。由于這項突出貢獻,查理二世授予康頓“爵士”封號。避孕套也以他的名字(condom)來命名。
在20世紀初以前,硫化橡膠尚未發明,英國羊腸制的避孕套可是一項賺錢的大買賣。因此英國到處設立牧場,生產羊毛和制作避孕套。由于法國人使用較多,英國人把商品命名為“法國如意袋”,法國人不滿,反譏為“英國帽子”、“英國雨衣”、“英國騎馬套”。隨著歐、美、日等地的廣泛使用,在命名上不再互相攻擊了,大家都改稱為“幸福袋”、“如意袋”、“康樂袋”或“保險套”。
差不多在康頓發明避孕套的同一時期,在意大利出現了另一類型的“防患套”。原因是當時意大利貴族及軍隊中梅毒發病率甚高,但又無藥可醫,患了梅毒等于得了絕癥。人們談“梅”色變。于是,一位叫法羅皮奧的醫生發明了一種用亞麻織成的鞘狀袋,用藥液浸泡后戴在陰莖上,用以預防染上梅毒。據記載,此套在歐洲曾風行一時。
現存放于倫敦大英博物館里的距今350年前的避孕套,是20世紀80年代在英格蘭中部達德利城堡中一個塔的廁所內發現的。質地系動物小腸,一端以絲線縫密,另一端可縮緊以防滑脫。但該套須事先用溫奶浸泡一天讓其軟化后才能使用。
現代避孕套,種類繁多的大家族
不論上述哪一種套,比起現今的來說,質量是差得遠了。隨著“橡膠硫化法”的誕生,以及乳膠代替橡膠,避孕套更先進、更科學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避孕套的改進突飛猛進,不論在質量、形狀、紋理以及顏色上都有很多新改進。
男主角:男用避孕套
從紋理上分:有普通型表面平滑、網狀型紋理呈網形、橫紋型紋理呈平行環繞套的外周、顆粒型套的外周有許多微小顆粒突出表面,顆粒的大小、數量和排列形式因品種不同而異等;
從形狀上分:有尖端膨大型相當于套入后的陰莖頭部位略為膨大、波紋型在近末尾1/2處呈波浪狀環繞外周、特異型末端制成五指狀、鹿角狀、雙耳狀、頭面狀等 ;
從顏色上分:有紅、綠、黃、紫等多種色彩;
從光度上分:有無光型和發光型。后者是在原料上加進可發熒光的材料,使其在黑暗中能發出亮光;
從功能上分:有外周加厚型小陰莖者用、及末端實質型短陰莖者用。
以上這幾類各有優缺點,例如:普通型價格較便宜但較單調;有不同紋理或不同形狀者,其作用主要是增加對陰道壁及子宮頸的刺激以提高女方的性快感,但價格較高;有色套只是提高雙方性興趣而已,因較少見,故價格也較高;帶熒光的除增進性趣外,也便于夜間操作,因市場少見,故價格高昂;加厚型及末端實質型主要作為性發育障礙的輔助治療用,因其為醫療輔助用品,故可洗凈后多次使用。一般而論,紋理或形狀越復雜,制造難度越大,因而與表面平滑的普通型比較,破裂的幾率相對稍高些。
女配角:女用避孕套
在許多人心目中,避孕套只是一種男性避孕器具,殊不知,目前還有女用避孕套。
當今最常用的女用避孕套是一種筒型套。該套為一筒型物,底端完全封閉,但有一個內環嵌入其中,放入陰道內時,內環剛好緊貼陰道最底部;在套的入口處還有一個外環,使用時外環始終置于陰道口外部以阻隔與陰莖根部的接觸。這種套已在包括歐美等70多個國家中應用,去年底統計,全世界銷售量達1400萬只。
除筒型套外,還有袋型套、褲型套、囊型套等類型的女用避孕套。其中最奇特的是一種“隱形套”,它其實不是“套”,而是用一種無毒聚合物液體涂于女性陰道壁及外陰處,在體溫作用下形成能防水的膠狀薄膜,從而起到避孕及防性病的作用。目前已在加拿大試用。
女用避孕套的使用尚有許多爭論。世界衛生組織曾主持一項調查顯示,在酒吧及紅燈區的服務女郎中有10%-15%使用女用避孕套,這對女性無疑是起到保護作用的。但也有人擔心,如果使用同一個女用避孕套與多個男人性交,雖則可以保護自己,但其后果將是:性病、艾滋病在嫖客之間廣為交叉傳播。這時,女用避孕套便成了病原體的“中間宿主”了。而且,由于女用避孕套造價高,不太可能使用一次即棄,故這種擔心絕非多余。
避孕套,還是“避病套”?
“一次無保護性的性交,感染艾滋病的幾率有多大?”這是一個很多人感興趣的問題。一些網站上刊登的答案從50%(5個里有一個)到千分之幾,出入很大。實際上是多少呢?有關專家告訴我們,目前還沒有詳細的調查數據。
張君炎教授(全國性病控制中心):使用避孕套是全球預防性病、艾滋病的經驗之一。我國預防與控制艾滋病的中長期規劃和行動計劃中,都強調在高危險行為人群中宣傳推廣使用避孕套的要求。結合防病健康教育告訴人們,避孕套不僅可以避孕,還能預防通過性途徑傳播的疾病,如性病、艾滋病、肝炎等。同時,也要讓人們認識到避孕套的防病作用是建立在正確使用的基礎上,避孕套預防性病、艾滋病的效果并不是100%,但遠比不用要安全。
我認為,在當前特定情況下,性病、艾滋病在發展蔓延,賣淫嫖娼問題一時難以控制,還有大量流動人口等,一方面要大力宣傳和教育,喚起全社會的參與意識,提高全社會各階層人群性病、艾滋病的防治知識水平,建立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改變不良行為,這是控制性病、艾滋病的治本之計。與此同時,對高危人群、重點人群宣傳避孕套的使用,提高使用率,達到減少傳播的實效,這也是重要的。
有調查顯示,在安全套質量有保證及使用方法正確的情況下,其避孕作用可達到98%以上;但也有報道說避孕套的失敗率高達30%。為何會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呢?
使用避孕套,竅門不少
當年推廣使用避孕套時,一位男士拿著前天發送的一疊避孕套,當著居委會主任的面憤憤地甩到桌面上說:“還給你,我不用了!”居委會主任一頭霧水,不知到底出了什么事。經慢慢了解,才知道個中端倪。原來,昨晚夫妻同房時想試用這新玩意兒,不料怎么套都無法套進去,夫妻倆同心協力,急得滿頭大汗也無濟于事,本來興沖沖的一夜,卻被弄得悻悻告終。
原來,該男士先把套全部展開拉直,然后才試圖從橡皮圈一端套進陰莖。但因避孕套的大小常與陰莖的大小不相上下這樣才有“貼身”的效應 ,加上其用的是簡裝套,套內套外只撲少許滑石粉,談不上有很好的潤滑性,而“套”開口的橡皮圈有彈性,兩指拉開只成扁圓形,即使妻子用手相幫,也無法拉成圓形并套住陰莖的。經計生干部再次用模型講解,并告知關鍵在于不能把套拉開,而應把原來已卷好的套,將其末端小盲袋用于裝精液 中的空氣排出后,讓這小盲袋的開口處正對著陰莖尿道口,然后沿著陰莖把套展開直至根部。聽了以上一席話后,該男士撿回桌上的避孕套不好意思地離開居委會了。
明明白白選“套”
一位男士曾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一次,明明戴著套性交,結束后卻發現套“丟”了,查看時卻奇跡般地在陰道的深處找到,只好用長鑷子把它取出來,這時已不見套里有精液。他說:“我買的還是進口好貨呢。”
一位女士說,其丈夫就是不愛用避孕套,原因是每次使用時陰莖都被這件“緊身衣”裹得很不舒服,他寧愿暫不性交(因其患支原體感染而必須戴套)也不戴。
上述兩例,都是型號選擇不當造成的:第一例是型號太大引起滑脫,第二例是型號太小引起縮窄。這說明在選購這類不能“試用”的商品時應懂得一點訣竅:我國生產的避孕套按其直徑大小分為4級:特大號37毫米 、大號35毫米 、中號33毫米 、小號31毫米,以中號居多。購買時可先選擇中號的試用,如太大,下次要選小號的;如太小,下次就選大號。
這里還須特別提個醒:由于歐美進口的“套”是針對當地人身材設計的,白種人、黑種人的陰莖要比黃種人(包括中國人)大一些,因此,一味追求進口貨有時會鬧出笑話來的。
誤區重重,切勿想當然
●為保險起見,一次戴幾個 有人為了更加保險而一次戴幾個,這樣做并不一定就加強了保險系數。相反,因為戴多了不但會降低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顏健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