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潔身自好,仍然擔心染上性病
星期一上午門診一開診,只見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士風風火火來到我的診臺前,他一個勁要求做全面的性病檢查。看他如此焦急,我耐心詢問后才弄明白。原來這位先生姓孔,是某企業的業務員,平時潔身自好,從不尋花問柳,但因經常出差,所以很怕在出差期間不小心間接染上性病。賓館預備的毛巾、拖鞋、水杯等物品他都不敢用,甚至連床單都自己準備。聽說這次和他一起出差的同事以前曾患過性病,因他們在賓館同住一室,他害怕自己不小心被傳染上性病,以至出差回來便直接來到醫院要求檢查。
如孔先生這樣的就診者,在臨床中并不少見。特別是近幾年來,由于性傳播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加上某些媒體的夸大渲染以及其他諸多因素的影響,讓人覺得仿佛性病隨時隨地都存在,稍不留神就會惹病上身。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及正常交往中提心吊膽,甚至有部分像孔先生這樣的,不敢出外和別人一起吃飯,不敢使用公共洗手間,甚至連正常的人際交往都退避三舍,草木皆兵。
性病病原體的體外生存能力
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包括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生殖器皰疹、尖銳濕疣等,其中95%以上是因性生活而受到直接傳染的。除了直接傳染外,在正常的生活及人際交往中,性病間接傳染給我們的機會究竟有多大呢?讓我們從性病的各種病原體在體外的生存情況說起。
其實,性病的各種病原體,在離開人體后是很脆弱、很容易死亡的。我們不妨用幾種常見的性傳播疾病的病原體來加以說明:①梅毒:引起梅毒的病原體是梅毒螺旋體,在體外不易生存,煮沸、干燥,使用肥皂水以及酒精、升汞等一般的消毒劑很容易將其殺死。在41~42攝氏度環境下,1~2小時內也可將其殺死。但梅毒螺旋體容易在溫暖潮濕和缺乏空氣的環境中生存,所以可在潮濕的毛巾和衣服上生存11.5小時。②淋病:淋病的病原體是淋病雙球菌,其對外界理化條件的抵抗力差,在干燥環境中1~2小時或50攝氏度下5分鐘即死亡,一般消毒劑容易將其殺滅,如1%石炭酸經1~3分鐘,1∶4000硝酸銀溶液經2分鐘可將其殺死。但在潮濕條件下,附著于衣褲、被褥中則能生存18~24小時。③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是由沙眼衣原體和解脲支原體引起。沙眼衣原體對熱敏感,在50~60攝氏度時僅能存活5~10分鐘,常用的消毒劑如0.1%的甲醛、5%的石炭酸及75%的乙醇都能很快將衣原體殺滅;解脲支原體在45攝氏度下15~30分鐘就可死亡,用石炭酸、來蘇等普通的消毒劑也易將它殺滅。值得一提的是,有調查表明:不同年齡段正常女性的宮頸,都有不同程度的支原體感染。④生殖器皰疹和尖銳濕疣的病原體分別是單純皰疹病毒和人類乳頭瘤病毒,均屬于病毒性感染,而病毒須在活的細胞內和適宜的條件下才能夠生長,至今乳頭瘤病毒尚未能在組織培養或實驗動物模型中生長。
由此可見,性病的病原體在離開機體后所能生存的時間是很短的,且多能被各種普通的消毒劑所殺滅,非性生活間接傳染的機會是很小的。因此在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中,大可不必過分擔心性病的趁機而入。
間接傳染機會雖小,也應適當預防
但是,我們并不否認性病間接傳染的可能性。間接傳染的機會雖然小,但也確實存在。以淋病為例,有極小部分人可通過接觸被病人分泌物所污染的毛巾、衣被、馬桶等感染。因此,性病的適當預防是必要的。
那么,我們在日常生活及正常社會交往中,該如何進行性病的預防呢?首先,應遠離各種色情場所,不要有僥幸心理。臨床中常見到一些患者,雖沒有不潔的性行為,但幾乎都承認在某些娛樂場所(如歌舞廳、發廊、按摩室等)有過特定條件下的肌膚接觸,這是此類患者感染的重要因素;其次,對性病患者用過的可能受污染的一些生活用品應及時消毒,包括毛巾、浴盆、內褲等。由于大多數性病病原體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可以生存較長時間,因此應避免使用衛生條件較差和管理不規范的公共浴池、桑拿浴室、公共游泳池等。再次,出差、旅行應盡量選擇管理規范、衛生條件好的旅店或賓館,并且盡量淋浴、避免裸睡等,不要使用未經消毒的物品等。
總之,對于性病的間接傳染,我們既不要談虎色變,也不要過于輕視。只有樹立正確的預防意識,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應對自如。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在線獨家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余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