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研究團隊,對當地學校3個初中班和3個高中班的251名學生進行了為期一年半的追蹤式調查。一年半的時間里,這些學生分別從初一升至初三,高一升至高三。
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初中階段是一個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時期,如果發生心理問題,也是最容易糾正的時期。
調查中,學生各種心理癥狀的相關分析以及心理問題檢出率的一致性檢驗證明,隨著年齡增長,雖然初中女生心理癥狀的穩定性比男生強,但也是處于低穩定狀態,高中學生體驗到的心理痛苦要比初中嚴重。
研究人員分析發現,目前困擾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是軀體不適和情緒痛苦,這些不適和痛苦并未隨著孩子們年齡的增長而消失,而是一直“穩定”存在,困擾著他們。女生出現的心理癥狀排在前7位的依次為軀體不適、睡眠與飲食、焦慮、強迫、抑郁、恐懼、偏執。男生各種心理癥狀排在前7位的依次為人際敏感、焦慮、抑郁、軀體不適、強迫、睡眠與飲食、敵對。
專家說,這項研究表明,初中階段的孩子可改造性強,是接受教育、指導、引導的關鍵時期。如果家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出現了各種心理問題,父母一定不要忽略不管或熟視無睹,應該讓孩子知道,出了問題不要緊,父母會幫他。
專家特別強調,如果家長自己沒有解決孩子心理問題的能力,也要給孩子以精神支持,并向專業心理醫生尋求幫助,使孩子走出這段迷茫。否則會給孩子的人生留下遺憾,造成不可挽回的心理傷害。
(責任編輯:顏健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