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在與發廊小姐春風一度兩周后,趙經理感到不對勁了:陰莖包皮上出現了米粒大小的硬結,表面有輕度糜爛,還有些滲出物,他這才意識到一夜銷魂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把公事匆匆了結后,趙經理即刻返程。回到家后,他先用假名到一家大醫院就診,經檢查確診為梅毒。然后他找到一位在醫院工作的朋友,說咳嗽、痰黃,要求打了幾天青霉素。
為了避免傳染給妻子,他借口工作繁忙、身體不適拒絕和妻子過性生活。心想著性病只會由性生活傳播,也為了不引起妻子的疑心,因而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都依然照舊:照樣在浴缸里洗澡,和妻子共用一塊香皂,衣物也一起放在洗衣機里清洗。用藥后,他發現硬結不見了,也沒其他癥狀,心想這青霉素還真靈,藥到病除,于是解除了惟一的禁忌——性生活。
當朋友知道實情后,勸他到醫院皮膚性病科檢查。他斷然拒絕,說現在已經好了,用不著再去受醫生的盤問,聽醫生的訓斥,更沒必要又抽血又化驗的。在請朋友吃飯時,趙經理借著酒勁半醉半醒地說道:“這下我可保險了。因為我聽人家說梅毒一生只會得一次,得了以后會終生免疫。以后我偶爾想放縱一下自己時,也不用提心吊膽了。”
主持人:一夜風流,染上性病,自然是件不光彩的事。趙經理在身患梅毒后,憑著自己對梅毒知識的一知半解,來了個冷處理,結局好像挺美好:癥狀消失,又保全了顏面,似乎還因禍得福,對梅毒有了終生免疫。可惜,這只是趙經理一相情愿的想法,他對梅毒的認識及“處理”上存在不少錯誤之處,后患無窮。
請看下文的專家評析。
錯誤一:性傳播是惟一途徑
趙經理在家中的做法不完全正確。因為性行為確實是傳播梅毒的一個主要途徑。但除此之外,梅毒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傳播,其中之一就是間接感染。
正常人體的皮膚、黏膜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可以抵御各種有害物質進入體內。一旦皮膚正常的防御能力被攻破(如表皮破損),與帶有梅毒螺旋體的浴具、衣物等接觸,或者直接接觸患者受損的皮膚黏膜,就有可能使梅毒螺旋體進入人體導致發病。因此,梅毒患者應注意個人及公共衛生,便前、便后要洗手,勿用他人物品,以免害人害己。
錯誤二:抗生素效果都一樣
趙經理認為只要注射或服了抗生素,梅毒螺旋體就會一掃而光,不用去看醫生。這種看法是不對的。梅毒和肺炎雖然都可以用抗生素治療,但因兩者的致病菌不同,所以在抗生素的品種選擇、用藥劑量、用藥間隔上都有所不同。梅毒螺旋體不是對所有的抗生素都敏感,因為梅毒螺旋體每30~33小時繁殖一次,因此要選擇敏感的、血藥濃度維持時間長、注射次數少的青霉素,如芐星青霉素(又稱長效青霉素)。這種長效青霉素注射后可保持較長的血藥濃度時間,是對付繁殖期較長的梅毒螺旋體的最理想的藥物,也是目前衛生部規定的首選藥。
錯誤三:癥狀消失,天下太平
趙經理在感覺癥狀消失后就不再治療,也不去醫院復查的做法是不對的。因為皮膚性病專科醫生治療梅毒遠不像趙經理想像那樣簡單。梅毒治愈的標準不僅是臨床治愈,即癥狀、體征消失,而且還要達到血清學治愈,即血清中梅毒螺旋體消失。
梅毒雖然“治愈”較快,如給予驅梅治療,癥狀和體征會消失得更快,但血液中的梅毒螺旋體仍然存在,如不徹底治療,一期梅毒可發展為二期梅毒,或潛伏起來,多年后才發病。這時病人可暫不出現癥狀,但仍可傳染給別人,而且日后發生神經系統損害的比例遠高于得到正規治療的病人。因此,得了梅毒,不僅要及時治療,更要徹底治療。在治愈后的兩年內還應進行定期隨訪(臨床+血液檢查):第一年,每3個月復查一次;第二年,每半年復查一次。總之,在治療上要堅持,而且要隨訪。如有再發傾向,須再進行一個療程的治療。
錯誤四:梅毒能終生免疫
認為得過一次梅毒后會終生免疫的說法是錯誤的。當得了梅毒時,機體對梅毒螺旋體不產生特異性免疫,因此梅毒不能終生免疫,治愈后再接觸仍可再感染。所以,曾經患過梅毒的人仍應潔身自好。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在線獨家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余莎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