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根據近年來大量調查資料分析,女性在婚前性行為的心理動機方面,存在著許多偏激的觀念和想法。可以將之概括為以下10個誤區:
1、追求所謂“新”的戀愛方式
表現觀點:“常規的愛不完整。真正的愛,應該體現出博大。既然愛他,那我什么都可以給他。”
“愛就該給被愛者自由,何必等到結婚以后。”
“巳經九十年代了,含情脈脈沒意思,我要走在歷史的前面”等。
在追新潮的心理支配下,她們很快從初戀進入到熱戀,由邊緣性性行為上升到核心性性行為。如癡如醉地擁抱、親吻、愛撫激發起性生理本能的強烈沖動,使理智巳難以抵御。有一項調查發現,44.67%的女性在半年之內發生了多次性關系,其中50.33%的人表示愿意,80.33%的人認為這是個人的事。按我國性道德規范,男女戀愛期間的性行為,最親密的形式也只能是接吻、依偎、愛撫,只有在婚姻關系得到法律保護的條件下,方能發生性交行為。隨心所欲的“新潮”行為是缺乏責任感的表現。
2、換取虛榮心
當今社會,隨著商品經濟大潮的不斷沖擊,部分女青年虛榮心極強,產生了嚴重的攀比心理和追求高消費,其“戀愛”標準趨于“郎財女貌”,有些人為了追求性了享樂,討取美貌女子而不惜揮金如土。于是,有的女子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不惜以肉體換取財物,很快獻出了女性“第一次”,也有的在金錢的誘惑下,“愛情”不斷地轉移,導致“來歷不清”的懷孕。以上是女性婚前性行為心理動機的10個誤區,它反映出青年女性在性認知、性意識、性觀念、戀愛觀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性、片面性,應當引起教育、社會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
婚前性行為使男女雙方在性欲和其他動機方面都獲得了一定滿足,但人在情中不知迷,樂極生悲,禍起于喜。
3、滿足對“性”的好奇與探秘心理
在當今文化環境中,性巳漸漸撕去了遮遮掩掩的面紗。對于有些女青年來說,已不是“談性色變”,羞于啟齒,而是談性欲如同談食欲似的輕松、正常。但由于許多書籍刊物偏重于性器官、性生活內容的介紹,性心理、性道德教育貧乏,加之影視中性審美鏡頭的增多,以及馬路、大街上摟腰搭肩,抑或擁抱、接吻現象時時會映入眼簾,這種文化氛圍使少女時期對性的朦朧意識和好奇心理,更加深化與現實化,由原來的對男性性生理的比較無知、兩性單獨在一起為什么會充滿甜蜜感、性交懷孕是怎么回事等,發展到已不滿足于書刊上所介紹的和影視屏幕、馬路大街、娛樂圈、月光下所目睹的,而是要親自去嘗試、探秘,以至于在戀愛期間,有時主動好奇地提出或不拒絕男方提出的性要求。調查表明,有64.3%的女性一時好奇沖動發生了性關系,直到懷孕不得不流產時,才后悔莫及。
4、感激男友對自己的傾慕愛戀之情
雖然她們也懂得女子貞操十分重要,絕不應該輕易奉獻,但在男友傾慕愛戀之情的不斷激蕩下,便堅守不住防線。有的或因男友對自己殷勤倍加,在學習、生活上給自己以極大地幫助,或因男友為自己親屬解決了許多困難而作出了很大的犧牲。常常感到余心不安,加報感激之情由然而生。當男友提出性要求時,擔心拒絕會傷害他的心,于是把滿足男友的性要求當作感激他深情厚意的回報,這類情況在調查中占18.3%。
5、消除男友對自己不放心的擔憂感
有的女子感到男友符合自已的擇偶條件,是理想中的“美男子”,一見鐘情,大有“過了這村沒有這店”之感觸,在戀愛過程中表現主動。然而,對于有些男子來講,女方越主動,他反而自視過高,甚至產生對女方不放心的擔憂感,過于謹慎起來,態度模棱兩可。為了表示自已的真誠,有的女子便急匆匆以身相許,有的為了不被男方拋棄,也采取了這種所謂“能栓住男人心”“以性鎖情”的既不成熟又不明智的拙劣之舉。
6、使愛情關系升級
許多女青年把“性”作為衡量愛情的尺碼,認為只有性方能維持愛情、發展愛情。有的認為,婚前發生性關系是戀愛的程序化要求,必經之路,提早發生,可以早日確定關系,使愛情升級、深化,加固雙方凝聚力。在這種性愛觀念的支配下,她們過快地獻出了自己的全部。
7、維持婚約關系
北京的一項調查表明,在發生婚前性行為的青年男女中,有90.7%是明確約婚關系,但因種種緣故,如無住房、經濟困難、工作不在一起、不到法定的最低婚齡等,遲遲不能結婚。為了維持這種婚約關系,雙方經常發生性行為。
8、了解男友的性功能
研究指出,這類動機多見于大齡未婚者。她們深感擇偶之不易,也期望婚后能美滿幸福,因而對結婚持慎重態度。她們愿意與自己滿意的戀人在婚前性交,以了解對方的性功能。
9、拒抗環境阻力
這是愛情心理發展過程中的反向效應。戀愛中的青年男女,當經過一番了解確定下愛情關系后,總希望得到周圍環境中的人、特別是父母親朋的支持和贊許。但如果遭到意外的粗暴干涉,他人干擾、父母竭力反對、親友百般阻撓,他們不但不終止戀愛關系,反而更熱情、更密切,以“生米煮成熟飯”的既成事實來拒抗這些阻力,促使戀愛成功。
(責任編輯:顏健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