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由于當前“剩女”的數量明顯大于“剩男”,很多婚介為了自身的生存,在登記比例不對等的情況下,使用婚托等手段來提供服務,使婚介行業面臨越來越嚴重的誠信危機。南京市婦聯啟動的單身女性“就婚”計劃,不僅要為單身男女打造一個廣闊的交友平臺,同時也是希望人們重拾對婚介行業的信任。
相親會現場看到,組委會在核實資料的情況下,制作了1000多個男女征婚信息牌,在中山植物園銀杏大道兩側懸掛。雖然主辦方要求男女青年本人到現場,但實際上,到場的還是父母多。不少老人對著信息牌又是拍照又是記錄,如果碰上了“看對眼”的,還會問一句,“你家是男孩還是女孩啊。”如果正巧一男一女,父母便立即閑聊起來,如果談得投機,還會留下號碼。
女兒婚事成了父母“心病”
女性明顯多于男性,而且女孩父母的焦急程度明顯高于男孩父母。一位劉阿姨焦心地說,28歲的女兒一直在上海的一家外企工作,前段時間又被外派到了廣州,這些年來就一直感覺她在外面漂泊,好時光就這樣被耽誤了。聽說婦聯辦了這么一場相親會,征得女兒同意后她便來轉轉,“她這個年齡,找對象就是奔著結婚去的,所以我們的要求就比較實際。”劉阿姨說,小伙子長相不重要,關鍵要有個頭,和身高1米68的女兒要能配得上。劉阿姨的女兒年薪在10萬左右,她覺得小伙現在的收入差一點沒關系,關鍵要有發展潛力。
有婚房成“基本條件”
由于相親會的目的性比較強,大多都是為了尋找“另一半”而來,所以在各種條件上都比較現實。記者看到,“市內要有婚房”幾乎成了一個基本條件。離異的徐女士說,自己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希望這一次能找一個成熟點的,懂得體貼人的,對生活有個負責任的態度。由于自己的年收入在四五萬,徐女士希望對方的年收入在8萬以上,而且還要有房子。“現在沒有也沒關系,但起碼兩個人今后要能供得起房。”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張藍飛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