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qū)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張楓“教人做愛”。
作為學者,他撰著科普讀物,不料被稱之為“省政府副秘書長出書教人做愛”,惹得他被80多歲的老母親狠罵。
作為官員,他倡導舉辦性文化節(jié),卻又被質疑“性很熱,文化很冷”,此聲甚囂塵上、經年不絕。
諷之者視其“有失官儀”——身為正廳級官員,他時有諸如“兩腿之間無小事”之類的驚人之語,并有給省領導送安全套的“雷人”之舉,更有給廣東丹霞山風景區(qū)的陽元石戴上巨大安全套的“不靠譜”倡議。
贊之者認為他稱職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是時下中國官場最稀缺的官員。就連外國媒體也跑來湊熱鬧,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文章評價稱:這是中國官員罕見地在性問題上表現出如此坦率。
坦誠率真恰是他的性情,也是他的為官哲學——“做官做成‘官圓’,還有什么意思?”
雖身處風口浪尖,卻寵辱不驚,亦淡定從容。這就是張楓,現任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人口計生委主任,公眾眼中的“個性官員”。
性學講座開上“大雅之堂”
張楓祖籍江蘇,生于廣東,是典型的南下干部后代。初中畢業(yè)后做過知青,當過兵,干過工人。豐富的人生經歷養(yǎng)成了他爽朗風趣的性格,坦蕩包容的胸襟。
在部隊,他“最大的收獲是認識了現在的老婆”。在工廠,張楓26歲被民選為車間主任,30歲時本是廠長的熱門人選,卻主動放棄,原因是“感覺到文化知識水平更重要”而萌生了上大學的念頭。
一年后,張楓如愿以償地考入云南省委黨校。
畢業(yè)后,張楓遵循父母的意愿回到廣州工作,卻“陰差陽錯”地進了“讓男同志說起工作單位就臉紅”的省計生委。由于筆耕不輟,他的才華很快引起了領導的注意,不久便被任命為《南方人口》雜志副總編、《廣東人口報》社長,又兼任全國第一家性科普刊物《人之初》的主編。3年間,雜志發(fā)行量從40多萬份激增至98萬份,名揚全國。他本人也因表現出色平步青云,直到掌舵全省的人口計生工作。
“我最自豪的就是,從事人口計生工作和性教育工作20年來,廣東少生了3000萬人,為廣東的發(fā)展做了基礎性的工作。”面對記者,張楓如此評價自己的本職工作。
講課是張楓的副業(yè)之一。作為中山大學、廣東省委黨校、廣東省行政學院、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張楓多次前往這些學府舉辦講座。“我很愿意和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們交流這個話題,因為他們精力最旺盛、思維最活躍,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他甚至主動交代自己十八九歲當兵時因夢遺在被單上“畫地圖”、規(guī)勸初中生不要當街擁吻被罵“神經病”等“糗事”。
高校不是張楓唯一的課堂,大學生也不是他唯一的聽眾。廣東一位省領導說張楓是“廣東最大學校的校長”,因為遍布市、縣、鎮(zhèn)、村的婚育學校正是他所在的人口計生部門面向群眾宣傳婚育知識及開展性教育的重要陣地。也正是在他的力推之下,大型性學報告會第一個走進省政府禮堂、廣東科學館、廣州軍區(qū)禮堂等“大雅之堂”。“那些聽講的干部開始還正襟危坐,后來都拿筆做記錄。”1991年以來,張楓先后在廣東省內外講學近400場次。
之所以如此執(zhí)著如此不遺余力地推廣性教育、性文化,張楓認為,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極力避免對孩子談性,怕談性會誤導孩子們早戀甚至過早地性接觸;學校教育方面,90%的中小學教師因為“怕被誤會”,不愿主動傳授學生性知識;而一些成年人如農村婦女也不注意自我保護,60%患有婦科病。他也呼吁媒體不要過度地關注名人性緋聞、“艾滋女”等新聞,而是要負責任地引導大家的趣味。“我去香港演講一個半小時,當地新聞媒體對核心內容沒怎么提,標題出來是內地專家教怎么造人、性高潮受孕孩子最聰明。”
現在雖被譽為“廣東性學第一人”,又時常出書教人“性養(yǎng)生”,但他面對第一個“推廣對象”時也曾吃力費勁。
這個“推廣對象”就是他的妻子。
“我老婆比較保守”。張楓笑言,1997年,我出第一本性學專著《夫妻性百問》時,就給她看過,她居然把書稿藏了起來不給我發(fā)表,理由是我不該寫這種書,她怕同事笑話。我給她做思想工作說,這本書用途很大!我花了8個月的時間,從5個方面為她論述“兩腿之間無小事”的道理:第一,可以教人避孕,就是“少生”,這是計生國策!第二,可以教人如何“優(yōu)生”,提高中華民族的出生人口素質;第三,可以防病,關系到中國人口安全;第四,可以促進夫妻生活和諧,家庭和睦,這樣社會就穩(wěn)定了;第五,關注青少年早戀、早孕,他們的性與生殖健康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未來!最后,老婆被我說服了,終于把書稿拿了出來。
“在沒有從事計生工作之前,我骨子里也是一個很傳統(tǒng)的人,但現在觀念改變了。既然回避不了它,那就面對它。”張楓說,將性提升到文化的高度,讓大家樹立正確的性觀念,社會就會非常正常、自然地對待性,就如對待其他事物一樣。
${FDPageBreak}
驚世駭俗“性文化節(jié)”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性學的重要發(fā)源地。像上世紀初期的“性學第一人”、最早倡導計劃生育的“性學博士”張競生,就是廣東饒平人。
雖然具備“性文化”傳播的土壤,但歷史終究不能替代現實。
找到一個載體,實現“讓全社會都能科學嚴肅地認識性、大大方方地談論性”,這看似普通的心愿,卻曾是張楓多年難圓的夢。
直至舉辦性文化節(jié),才終于使他的理想照進現實。
從“山重水復”到“柳暗花明”,緣于張楓和同僚的一次“抬杠”。
“當年,原廣東省文化廳廳長曹淳亮根據領導指示搞‘文化大省’,我當眾批評說:‘文化大省建設,從領導報告到典型材料,沒有一個敢提夜晚的文化!’曹淳亮也認可‘存在即合理’,但他反過來將我一軍:‘我不敢提,你敢嗎?’”說起這段故事,張楓至今仍頗感得意:“我當然敢,而且敢搞性文化節(jié),還要搞得轟轟烈烈,讓夜晚文化亮起來。”
在張楓看來,廣東要成為文化大省,自然要包含著性文化。因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而夫妻雙方又是家庭的成員。有了性和諧便有夫妻的和諧;夫妻和諧便有家庭的和諧;家庭和諧便有社會的和諧。因此,性和諧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
雖說嘴上豪氣干云,但張楓做起事來卻絕不魯莽。他相信,矯枉須過正。他同樣不懷疑,眾口可鑠金。
經過精心籌劃,2003年,第一屆廣東省性文化節(jié)開幕。
開幕日選得頗為討巧——在當年世界艾滋病日前一天,主題是“引導公眾警惕性病、艾滋病的傳播,提倡性道德”。
一石激起千層浪。盡管張楓事先已對可能出現的種種后果有所預計,但影響之大依然出乎他的意料。
一言蔽之,稱得上“驚世駭俗、轟動全國”。
原以為能來兩三萬人就不錯了,沒想到一下子來了十幾萬人;原以為“新聞不出廣東”,沒想到在全國引發(fā)熱議;原以為輿論會一邊倒地進行批判,沒想到拍手叫好、支持撐腰者也不乏其眾。
輿論集中批評的焦點,是“性很火爆、文化很冷”;大眾廣泛質疑的現象,是性文化節(jié)更像是借“文化”為幌子進行的性用品展銷會。
作為性文化節(jié)的倡導者,張楓表示“不怕批評”,因為“理越辯越明”。“我們希望舉辦性文化節(jié)能揚長避短,既可在寓教于樂中接受科學的性知識,也能從潛移默化中改變陳舊的性觀念。”張楓說。因此,對于性放縱等“超時尚”的弄潮者,性文化節(jié)會通過圖片展、實物標本對這些有害健康、褻瀆文明的行為進行有力的警示和勸告。
讓他頗感無奈的是,雷同的批評和質疑竟然能夠縱貫8屆性文化節(jié),歷時8年還在舊調重彈。
他說,比如有人質疑“性文化節(jié)沒有文化”,其實,性文化節(jié)有25項活動,性與生殖健康用品展銷只是其中一項。但是,“很遺憾,媒體對其中的文化活動關注度遠不及對情趣內衣秀的關注。”
的確,循著性文化節(jié)的歷史,管窺其中,亮點閃爍。
第一屆,性文化節(jié)主題是引導公眾警惕性病艾滋病的傳播,提倡性道德。<
(責任編輯:果果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qū)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