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如何經營好一段婚姻?“真愛”或許不再是關鍵。加拿大研究人員指出,共同工作、分擔家務有助夫妻感受更多幸福。
“欠缺”模式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研究人員以英國經濟與社會研究委員會2006年一項調查數據為基礎。當年,約5萬名成年人回答了有關家庭生活及工作的問題。
數據分析發現,傳統“工作丈夫、主婦妻子”家庭模式潛藏隱憂。這一模式下,丈夫工作壓力大,妻子又因經濟貢獻少而缺乏個人成就感,變得敏感脆弱,造成雙方難感幸福。
另外,如果丈夫工作之余還得做家務,妻子可能感覺滿意,但丈夫將在這種“男性雙重角色”模式下,身心俱疲,難言幸福。
反過來,在“工作妻子、主夫丈夫”人群中,男性更容易因工作缺失變得抑郁寡歡,女性賺錢養家壓力也更大。
此時,如果女性還不得不投入家務,進入“女性雙重角色”,婚姻難免“糟糕”,離失敗或將為期不遠。
分享幸福
研究人員指出,在所有夫妻相處模式下,幸福感最強烈的是“分享型”夫妻。他們分享工作和家務,生活更加和諧。
研究結果指出:“對男性和女性而言,最高程度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來自‘分享角色’模式下的婚姻生活。”
肯特大學社會學教授弗蘭克·菲雷迪說,研究結果顯示,夫妻雙方需要能做點兒什么,讓他們從中獲得獨立感和成就感。
“另外,如果他們還能分享,不論是做家務還是照顧孩子,都將創造一條紐帶,促進(夫妻)親密感、交流、情感溫暖和最為重要的互信感。”
作為研究負責人,羅德·博若提醒說,研究顯示了工作生活中分享的重要性,這有助于人們通往幸福生活。
其他“配方”
一直以來,研究人員熱衷于尋找婚姻幸福的“秘方”。今年10月,一項名為“優化婚姻市場”的研究還指出,婚姻壽命取決于一系列客觀因素,包括年齡、受教育程度等。
根據研究報告,維系婚姻能力最強的模式是男女雙方均受過高等教育且無離異史,男方年長女方5歲以上。
研究說,妻子比丈夫小5歲以上,雙方最不容易產生矛盾,其平均離婚率僅為其他婚姻的六分之一。
相比之下,如果一名教育程度偏低的女性選擇一名與她受教育水平同等、離異并年輕5歲以上的男性為伴侶,那么,這樁婚姻的失敗幾率要比普通婚姻高5倍。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張藍飛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