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性心理障礙 src="http://www.zpeb.net/uploads/UploadFiles/2011-5/201154115928673.jpg" border=0>
同性戀未必是性心理障礙
所謂同性戀,即對同性產生性愛或性行為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把同性戀看成是人們對自己生活方式的一種選擇,認為同性戀與道德無關。我國同性戀研究專家李銀河認為,“同性戀是一種屬于人類中的一小部分人的自然和正常的性取向”,不是一種變態行為,社會應對同性戀取寬容態度。
1、真性同性戀,也稱素質性同性戀。真性同性戀者的身心素質上與普通人相比有極大的不同,他們大多具有較多的異性特征。他們的性活動不僅僅是感情之間的相互吸引和依戀。而且還包括肉體上的性行為。
2、假性同性戀,也稱為境遇性同性戀,通常指由于長期生活在與異性隔離的生活環境,如軍營、海輪、監獄等地方,由于沒有合適的異性伙伴,而把同性作為滿足自己性欲對象的同性戀者。這類同性戀者主要是由生活情境造成的,一旦生活情境改變,他們就會改變自己的情欲對象,與異性相戀。
3、精神性同性戀,稱為同性愛慕。這種同性戀只表現在個人精神上,把對同性的欲望存于心底或幻想、夢想之中。
同性戀發生的原因至今無肯定學說,一般認為有如下原因:
1、遺傳因素。有人發現同性戀者在同卵雙生子中的比例遠比異卵雙生子多。
2、童年的特殊生活環境,使兒童發生丁角色錯亂,如女孩常和男孩玩,或男孩常和女孩玩,從而產生角色認同混亂。
3、教育不良,家長處于某種目的嚴禁孩子與異性接觸,抑制了異性愛的發育,會表現出同性戀的跡象。
(責任編輯:劉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