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不少女性屬于體寒體質,不管冬季穿得有多暖和,仍然感覺到手腳冰涼,特別是來月經時小腹部劇痛難忍,稍微吃生冷的食物就會腹瀉。體寒不僅僅導致身體不適,同時也增加患病風險,因此應積極調理。
中醫所說的體寒是什么意思?
中醫所說的體寒就是活力不足,體寒者肢體怕冷且手腳冰涼;肝臟有寒者易出現氣逆和嘔吐、頭頂疼痛;腎臟有寒者,易出現腹瀉和小便清長;脾胃有寒者稍微吃涼性食物就會腹痛和腹瀉。
中醫把寒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寒,由于身體虛弱而導致氣機無力運行,常常伴有臉色蒼白、胸悶氣短和乏力等;一種是外寒,外界寒氣入侵身體,使得氣機運行受到阻礙,易出現胃炎、關節疼痛以及腹瀉等。女性體寒易出現月經不調,增加患子宮肌瘤的風險。
導致體寒的原因有哪些?
1、過度勞累
背負著巨大壓力、經常做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以及太勞累等,可加快身體消耗速度,以至于造成體虛。其主要癥狀是全身乏力、睡眠質量越來越差、脾氣變得異常暴躁,同時伴有食欲差、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時丟三落四以及全身乏力等。
2、吃太多寒涼食物
即使在嚴寒冬季,也有部分人喜歡吃冰激凌、偏愛于生冷瓜果、喝剛從冰箱拿出來的飲料,久而久之讓寒邪入侵體內。
3、沒有注意身體保暖
不少愛美者只追求風度,而不注意溫度,冬季穿得很少,長久下去可誘發寒性體質,特別是對女性的傷害最為嚴重。
4、熬夜
23點到凌晨1點陰氣最盛,陽氣開始升發,正是陰陽交界的時刻,此時處于睡眠狀態能為身體積聚能量。長時間熬夜可造成陰盛陽虛,陽虛會使得身體生寒,所以盡可能在23點之前入睡。
如何調理體寒?
1、保護好薄弱部位
腹部對寒邪很敏感,抵抗力也比較弱,因此應穿高腰內褲和褲子,睡覺時蓋好小腹部,防止受寒而導致腹痛和腹瀉;寒邪由下肢跟隨著經脈進入腹部,因此應做好下肢保暖,特別是雙腳,出門時穿棉鞋和棉襪子;背部以及頭部正是陽氣交界的地方,受寒后容易出現頭痛發熱和感冒,因此頭發吹干之后再出門或睡覺。
2、適當能曬曬太陽
不能長時間待在陰冷又潮濕的環境中,每天抽出30分鐘的時間曬太陽,著重曬一曬背部和雙腳,這樣能激發體內陽氣,幫助祛除寒邪。
溫馨提示
嚴寒冬季盡量少吃或不吃生冷的食物,著重吃溫熱的牛肉、羊肉、雞鴨魚肉和桂圓以及大棗等,適當的補充B族維生素以及優質蛋白質和鐵,能幫助溫暖身體。堅持有氧運動,如快步走、騎自行車和慢跑等,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緩解體寒癥狀;每天晚上睡覺前用熱水泡泡腳,一邊泡腳,一邊揉搓腳心,同樣也能改善寒性體質。另外,在中醫指導下對足三里穴、三陰穴和神闕穴艾灸,幫助祛除寒邪。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勞敏聰 )
以中醫看,體寒也叫做“虛寒”,就是體質虛且寒。中醫對于病情,可以用“八綱辨證”法說明,分成“陰、陽、表、里、虛、實、寒、熱”。這個八綱辨……詳細>>
大部分的女性體質都會偏寒怕冷的情況,導致日常生活中一旦接觸寒涼東西和環境,就會出現痛經、月經不調等癥狀,還會導致身體虛弱、手腳冰冷等危害……詳細>>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網絡上開始流傳出一句話“手涼的人上輩子是折翼的天使”,讓不少容易受涼的市民大呼“傷不起”。詳細>>
冬日,寒風瑟瑟,讓你外出時都不禁打個顫抖。特別是體寒的女性,更是覺得穿多少衣服都覺得冷,那要如何調理,抵御寒氣的攻擊呢?詳細>>
女性手腳冰涼是體寒的一大特征,對女性傷害尤其大,尤其是在冬季,環境本就寒冷,人四肢冰涼,血流不通,對人體危害極大。那么體寒的人該怎么調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