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古人云:飯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所以很多人習慣飯后戶外散步。飯后散步能促進胃腸道蠕動,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也能愉悅身心,緩解一整天的疲勞感,不過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散步方法,這樣才能起到養生保健效果。
科學的散步方法有哪些?
1、散步時間
飯后不能立馬散步,應安排在飯后30分鐘以后。因為一頓飽餐后胃部處于充盈狀態,大部分血液流向胃腸道,幫助食物消化和吸收。飯后立即運動會使得血液快速分布到體表,影響食物消化,導致消化不良或腹痛。所以飯后休息30分鐘左右,在適當的戶外散步。
2、控制好速度
散步時一定要掌握合適的速度,一分鐘走90步就行。走路速度太快會使得血液快速流到運動系統上,影響食物消化和吸收,誘發胃部疾病。特別是老年人晚飯后易出現血壓降低,飯后走路太急可影響消化吸收,造成低血壓。
3、掌握好姿勢
走路時不能彎腰駝背,選擇合適大小的舒適鞋子,避免錯誤的走路方式而過度磨損四肢關節。走路時應保持全身心放松,抬頭挺胸收腹,眼睛看向前方,雙手臂跟隨著走路姿勢而擺動。
4、安排好散步環境
不少人習慣在馬路旁散步,但馬路上車流多,汽車尾氣可散發出太多有害物質,如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長時間被機體吸入,可傷害呼吸和免疫系統以及心血管系統。
哪幾類人不能飯后散步?
1、貧血
本身貧血的人體內紅細胞數目較少,一頓飽餐后大部分血液流向胃部,飯后散步會使得大腦缺血缺氧,引起頭痛頭暈、目眩或暈厥,加重貧血癥狀。
2、慢性胃炎
患有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胃輕癱的患者不能飯后散步,因為他們胃腸道蠕動能力受到障礙,延長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減慢食物排空速度,散步時會導致食物震動,影響胃粘膜修復。
3、胃下垂
胃下垂患者的胃部已脫離正常位置,吃完飯后會明顯感覺到飽腹,同時伴有胃部沉重、惡心嘔吐以及腹部疼痛,運動或長期站立后癥狀加重。所以飯后不能散步,以免加重胃部振動,使得疾病進一步惡化。胃下垂患者飯后應平躺在床上10~30分鐘,不能立即做運動。
4、冠心病
一頓飽餐后心臟會馬不停蹄地向外排出血液,為胃腸道提供足夠血液來消化食物。冠心病患者飯后立即運動易引起心絞痛或心梗,運動時間應安排在飯后一個小時,同時走路速度不能太快。
溫馨提示
不可否認,飯后散步有益于身體健康,但并不適合所有的人,特別是以上幾類患者飯后不能立馬散步,以免給身體帶來反作用。另外,糖尿病患者飯后也不能立馬散步,因為吃完飯后食物在胃中消化吸收需一定的時間,飯后立馬散步可影響血糖水平,此類人運動時間應安排在飯后30分鐘左右。
(責任編輯:勞敏聰 )
常言道:“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而且就連當下,很多人也都喜歡在飯后走一走,“消化消化食兒”。飯后多久才運動也是講究極多的,如果飯后走……詳細>>
飯后的半小時是決定身體健康的半小時,很多人在飯后喜歡散散步,喝喝茶,吃點水果,那么這些習慣究竟對身體好還是不好呢?就拿“飯后走一走”來說……詳細>>
飯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這句養生知識已經深入民心。很多人飯后會立馬散步,認為能促進食物消化和延年益壽,但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同時也有一定的……詳細>>
民間流傳飯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因為吃完飯后適當活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食物消化和吸收,從而達到延年益壽,那這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詳細>>
俗話說:“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