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中醫中的燥濕指的是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包括苦溫燥濕、苦寒燥濕,具體治療方法需要根據疾病的寒熱性質選擇。
1、苦溫燥濕。苦溫燥濕是利用苦溫而燥的藥物祛寒除濕,比如陳皮、白豆蔻、蒼術、厚樸等藥。在臨床上適用于治療濕邪、寒濕阻于中焦脾胃引起的惡心、腹脹、大便清稀 、胸悶、苔白膩等癥狀。
2、苦寒燥濕。苦寒燥濕又叫做清熱燥濕,主要是用苦寒而燥的藥物祛濕熱病邪,常用的藥物包括黃芩、龍膽、黃連等。在臨床上主要是用于治療溫熱病證導致的腹痛、腹脹、舌苔黃膩、大便稀薄而熱臭等癥狀。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中醫里的相乘相侮是五行生克制化中的規律。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及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詳細>>
中醫的上焦中焦下焦也被成為三焦,歸屬六腑之一。 三焦最早記載于《內經》,《難經》中稱其“有名而無形”。現在一般被認為是臟腑功能的組合。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