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摘要:晚期肺腺癌,再加上多處轉移是一種什么體驗?這位患者年紀不大,但由于沒有引起重視,病情逐步惡化,所幸最后經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聯合治療6療程(將近4個月)后病灶顯著縮小,后續治療時,患者嚴格積極主動配合治療,獲得較好療效。
【基本信息】男、 51歲
【疾病類型】肺腺癌,T2N3M1,PD-L1(SP263),IV期
【就診時間】2022年4月
【治療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治療方案】靶向、化療聯合免疫治療,替雷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培美曲塞+卡鉑4療程,替雷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培美曲塞2療程
【治療周期】6療程,治療近4個月
【治療效果】原發灶及轉移灶均明顯縮小
一、初識患者
51歲的劉先生單獨一個人來到我的門診,一坐下他就直接跟我說他肺里長東西了,要來做進一步檢查。我問他是什么時候發現的,他說10天前,自己不感冒不發燒,無胸痛胸悶、氣促等不適。過年前偶爾的一次檢查發現肺部有陰影,但身體沒有什么不舒服,加上年末比較忙,所以沒太在意,4個多月后才去做肺部的檢查,就發現了肺部有腫物。我告訴他別太著急,具體怎樣得進一步地檢查結果出來后才能確定。我給他安排了胸部CT和全身PET/CT(18F-FDG)檢查,結果提示右肺惡性腫瘤,合并多發轉移。
看來肺癌的可能性大,建議先做病理活檢,進一步明確診斷。經患者同意后,完成活檢穿刺并病理結果提示:符合淋巴結轉移性肺腺癌。最終,劉先生被診斷為肺腺癌,T2N3M1,PD-L1(SP263)(腫瘤細胞約80%+),IV期。
病理活體組織診斷報告書
二、治療過程
根據當前非小細胞肺癌最新臨床治療指南以及劉先生的具體情況,2022-04-26、2022-05-17、2022-06-07和2022-06-29,我們給患者用上了“替雷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培美曲塞+卡鉑”方案。隨后根據治療特點和策略,2022-07-21和2022-08-15,我們把劉先生的治療方案調整為“替雷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培美曲塞”,過程順利。
三、治療效果
經過6程的化療聯合免疫治療,劉先生復查結果很不錯,CT檢查結果顯示右肺上葉后段結節及右肺下葉內基底段結節較前縮小;雙側鎖骨下、右側肺門、縱隔、腹膜后、雙側髂血管旁、左側腹股溝多發淋巴結轉移較前明顯縮小、減少;左側坐骨骨轉移較前改善。此外,頭顱MRI檢查結果也未見腫瘤轉移征象。
四、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盡量不去人流密集地方,需要同時口服備用的抗生素,預防感染;如果出現發熱、痰多、氣促加重等癥狀必須盡快就醫處理。要注意天變化,增減衣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為主,一定要堅持定期復查。
五、醫生感悟
患者是一個退伍軍人,身體一向不錯,雖然年紀不大但吸煙史卻超過了30年,這么長的吸煙史是導致的他肺腫瘤的主要原因。在此呼吁廣大朋友們,遠離吸煙,珍惜健康。此外,吸煙史比較長或吸二手煙的朋友,若是發現肺部有什么異常,例如出現干咳、氣喘等呼吸系統癥狀的時候,都應該及時就醫,通過正規的檢查進行診斷,及時了解并控制病情的演變,千萬別因為僥幸心理而耽誤了治療。
當前,肺癌患者普遍需要進行基因檢測,根據基因突變位點指導臨床用藥。在本案例中,劉先生的病理活檢結果中,80%以上的細胞表達PD-L1(SP263),提示針對PD-L1信號通路的免疫治療或許能夠獲得較好療效。治療4個月后復查的結果也顯示劉先生的肺部原發病灶以及其他轉移灶都明顯縮小,切實提示用藥方案的真確性。
(責任編輯:陳添許 )
摘要:既往多種基礎疾病和乳腺癌病史,肺腺癌發現已是晚期,對63歲的謝女士來說無疑是個壞消息。她表示自小體弱多病,前幾年患上乳腺癌,如今又……詳細>>
肺癌分型可以分為小細胞肺癌,約是肺癌的20%,還有是非小細胞肺癌,其中肺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中發病率比較高的分型之一,占據整天發病率的5成……詳細>>
肺癌屬于較為高發的呼吸道腫瘤之一,這種疾病的早期癥狀與呼吸道感染疾病類似,所以往往很容易發生誤診,從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導致病情被發現……詳細>>
患者6月余前無明顯誘因反復咳嗽不適,入院檢查后發現前右肺門存在腫塊,考慮為肺腺癌。對于肺腺癌三期的患者若無驅動基因突變,且PD-L1表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