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血小板壓積0.306%是否正常取決于引起原因,如果是劇烈運動、寒冷等導致,通常屬于正常情況。若是脫水、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等引起,一般是不正常的。
一、生理性因素
1、劇烈運動:血小板壓積是血小板平均體積與血小板計數的乘積,是反映血小板數量的指標。該檢測值的升高和降低,是輔助診斷疾病的依據。正常情況下為0.11%-0.23%,而0.306%偏高于正常值,可能是劇烈運動時身體大量出汗,體內水分減少導致血液濃縮,引起血小板數量增加,造成該指數升高,這通常是正常現象,適當休息后可逐漸恢復。
2、寒冷:當機體受到寒冷刺激后,可能會導致脾臟和肺臟內的血小板釋放,血小板數量增多也會相應引起血小板壓積偏高。經采取保暖措施后可恢復正常,無需采取特殊處理,一般屬于正常現象。
二、病理性因素
1、脫水:攝入水分不足、頻繁嘔吐等導致機體嚴重脫水,造成人體血容量減少,而引起血小板壓積相對較高的情況。通常是不正常的,患者會出現乏力、頭暈、昏迷等癥狀。
2、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主要由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等引起,使外周血管中的血細胞減少,同時伴隨血小板積壓偏高現象,一般屬于異常現象,可引起面色蒼白、黃疸、腹脹等不良反應。
3、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一種影響血液及骨髓的惡性腫瘤,可引起機體造血干細胞的異常增生,導致血小板的計數增高,出現血小板壓積相應升高,通常屬于不正常的情況。
發現血小板壓積出現異常時,應及時前往醫院排查引起原因,針對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血小板壓積低意味著血容量增多,或者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癥等疾病。 1、血容量增多:若抽血之前飲用了大量的水或者給予了輸液……詳細>>
血小板是反映人體機能狀況的重要指標,血小板如果增加則顯示身體機能出現了問題,那么針對血小板增高的意義和治療,接下來我們就有請暨南大學附屬……詳細>>
急性型ITP多發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復期,如風疹、麻疹、水痘、腮腺癌等。患者血清中有較高的抗病毒抗體,血小板表面相關抗體明顯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