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大型血小板比率16%屬于指標偏低情況,通常是不正常的,可能是藥物因素、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脾功能亢進、白血病等引起的,需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查明引起原因。
1、藥物因素:大型血小板比率是指大型血小板在血液全部血小板中所占的百分比,可以反映血小板的活性,可用于輔助診斷疾病,并能夠用于療效的監測。臨床上正常水平為17.5%-42.3%,而指標16%偏低于正常范圍,可能是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布洛芬緩釋膠囊等藥物引起,容易導致血小板數量下降,從而使該指標下降。
2、缺鐵性貧血:鐵攝入不足、吸收不良等可引起機體缺乏鐵元素,使血紅素合成出現異常,導致患者大型血小板供血不足,出現比率降低的情況。
3、再生障礙性貧血:通常與物理輻射、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關,可導致骨髓造血功能下降,血小板生成減少,引起指標降低。
4、脾功能亢進:可能是溶血性貧血、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造成,脾臟體積的增大會導致血小板受到破壞,引發大型血小板比率偏低的現象。
5、白血病:是一種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機體骨髓造血功能發生減退,使患者體內血小板生成減少,從而出現上述現象。
當大型血小板比率不正常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后積極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血小板壓積0.306%是否正常取決于引起原因,如果是劇烈運動、寒冷等導致,通常屬于正常情況。若是脫水、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詳細>>
血小板是反映人體機能狀況的重要指標,血小板如果增加則顯示身體機能出現了問題,那么針對血小板增高的意義和治療,接下來我們就有請暨南大學附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