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手足口病吃了退熱藥不退熱可能與劑量過小、藥不對癥、藥效還沒發揮、體內缺水、病情比較嚴重等因素有關,具體需要根據自身情況治療。
1、劑量過小:手足口病常表現出高熱癥狀,如果用藥劑量過小,炎癥得不到最好的控制,會出現不退熱的現象。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適量加藥。
2、藥不對癥:患病后私自用藥,藥效不對癥時也可能會出現不退熱的現象。患者應立即停止用藥,在專業醫生診治后對癥用藥,會有較好的療效。
3、藥效還沒發揮:對癥用藥物后身體經過消化吸收,一段時間后才可見藥效,切勿心急。患者用藥后應保證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藥物吸收。
4、體內缺水:多數退熱藥都是通過身體排汗使體溫降低,食用退熱藥后大量排汗導致體內緊急缺水,此時如果疏忽補水,也會出現體溫不下降的現象。食用退燒藥后通常需要及時補水,對病情恢復有一定功效。
5、病情比較嚴重:如果患者病情比較嚴重,食用藥物后可能會出現藥效不明顯的現象,患者應注意堅持用藥,可遵醫囑酌情加量。
患病后應注意飲食清淡,保證充足的休息,及時進行隔離,避免出現交叉感染。如果不適癥狀持續不退,建議盡快就醫診治。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名醫大咖們為好醫生打call
【羊城好醫生專訪實錄】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風濕免疫內科主任蔡小燕 - 家庭醫生在線視頻頻道
1-8屆羊城好醫生、南粵好醫生頒獎典禮盛況回顧
【羊城好醫生專訪實錄】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風濕免疫內科主任蔡小燕
有些年輕家長發現寶寶稍有發熱,就濫用退熱藥,以期達到快速降溫之目的,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妥的。因在沒有弄清發熱原因之前輕易退熱,常會掩蓋病情……詳細>>
【專家介紹】詳細>>
退熱藥根據類型不同,在體內殘留的時間會存在一定的差距,一般是4-12個小時之間。 退熱藥的種類較多,常見的有對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緩釋片……詳細>>
孩子晚上燒到38.5℃通常需要給退熱藥。 正常情況下,孩子腋下體溫通常在36-37℃,體溫38.5℃已經達到中度發熱的范疇,如果出現多汗……詳細>>
兒童發燒是生活中常見的,而各種各樣退燒藥是家庭必備的藥品之一,但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在發燒后服用退熱藥危害大,還不如使用退熱栓,安全又有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