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直腸炎即發生在直腸部位的急慢性炎癥,直腸炎一般有腹瀉、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肛門直腸疼痛等癥狀。通常與濫用抗生素、感染、炎癥性腸病等有關。建議立即就醫臨床診斷,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1、腹瀉:直腸部位受到炎癥刺激,使得直腸黏膜充血水腫,加快腸蠕動速度,從而導致大便不成型、排便次數增多。
2、血便:因病變黏膜壞死組織、炎性分泌物與血液或糞便混合而引發黏液血便,糞便中夾雜著血絲和黏液。
3、腹痛:炎癥會刺激直腸部位的神經,從而引起左下腹部或下腹部疼痛,一般呈陣發性痙攣性絞痛,排便后疼痛感緩解。
4、里急后重:炎癥會持續刺激直腸壁神經感受器,從而出現里急后重。主要表現為肛門墜脹感,頻繁出現便意,雖然排便次數增多,但每次排便量很少,同時有排便不盡感。
5、肛門直腸疼痛:如果是單純皰疹、巨細胞病毒感染等所致直腸炎,會直接刺激肛門神經,從而引起肛門直腸劇烈疼痛。
建議及時去醫院查明原因,針對病因和對癥治療。日常應注意肛門和肛周清潔護理,堅持用溫水清洗肛門,洗完后用毛巾擦拭干凈,維持局部皮膚干爽清潔。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