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尿液檢測蛋白質1+指的是尿蛋白1+,這意味著1L尿液中含有0.2—1.0g的蛋白質,正常情況應不超過0.15g。可能與生理性因素、體位性蛋白尿、腎小球腎炎、反流性腎病、多發性骨髓瘤等原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進一步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常規、腎臟B超等檢查,以幫助評估腎臟功能和確定蛋白尿的具體原因。
1、生理性因素:如劇烈運動后、發熱過程中、過度寒冷或炎熱、精神緊張等均有可能出現暫時性的蛋白尿。這通常是暫時性的,治療措施主要是去除誘因,如減少劇烈運動、控制體溫、避免過度精神緊張等。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只需定期監測尿常規。
2、體位性蛋白尿:某些體位,例如長時間站立,可能出現蛋白尿。這通常在年輕且瘦長體型的人群中較為常見,與解剖結構異常有關。建議調整日常活動習慣,避免長時間站立,以及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定期的隨訪檢查。
3、腎小球腎炎:腎小球是腎臟中負責過濾血液的微小結構。當腎小球的濾過膜因炎癥受損時,其選擇性通透性會降低,導致本不應被過濾的大分子蛋白質漏出到尿液中。建議適當休息、低鹽飲食,遵醫囑使用馬來酸依那普利片、醋酸潑尼松片等藥物治療。
4、反流性腎病:它是腎小管間質疾病的一種,可能與尿路感染有關。通常會影響腎小管的功能,減少其對小分子蛋白的重吸收能力,導致蛋白尿。建議遵醫囑使用復方磺胺甲惡唑片、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等藥物來治療感染。同時應攝入充足的水分,幫助降低腎髓質高滲狀態,有利于控制感染。
5、多發性骨髓瘤:多發性骨髓瘤可能導致血液循環中的異常蛋白增多,超過了腎小管重吸收能力,從而出現蛋白尿。建議遵醫囑使用注射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片等藥物治療。
日常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保持良好的血壓和血糖水平。同時,避免使用可能對腎臟有害的藥物,定期進行復查。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文章關鍵詞:
尿蛋白質pro陽性就表示蛋白尿。 由于劇烈運動,過度勞累以及熬夜,或者服用某種藥物等因素,就容易造成生理性蛋白尿的癥狀。當患有腎小球腎……詳細>>
尿檢蛋白質-是指尿常規蛋白質(-),說明尿液中蛋白質含量在正常范圍內,具體的情況建議咨詢醫生。 蛋白尿是指尿液中有一定的蛋白質含量,而且……詳細>>
隱血一般指潛血,尿蛋白潛血是尿液檢測中兩個重要指標。尿蛋白是尿中含有的蛋白質,潛血是通過尿液檢測到的紅細胞。 正常情況下,尿液中蛋白質正……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