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肺結核臨床上指的是結核分枝桿菌感染造成的呼吸系統傳染病,會出現低熱、盜汗、乏力、咳嗽或者咳痰等癥狀。肺結核主要傳播途徑,包括呼吸道傳播、接觸傳播、消化道傳播、母嬰傳播、血液傳播等方式,可以到正規醫院通過病原學檢查或者支氣管鏡檢查等方法判斷,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1、呼吸道傳播:肺結核常見的傳播途徑是呼吸道傳播,經呼吸道飛沫傳播。
2、接觸傳播:其他人的皮膚表面出現傷口,傷口直接接觸攜帶結核分枝桿菌的飛沫,導致結核分枝桿菌,通過傷口直接進入體內,患上肺結核疾病。
3、消化道傳播:如果接觸患者被污染的物品,比如未經消毒殺菌處理的牛奶或者其他食物,因此也可能會導致結核分枝桿菌進入消化道,誘發肺結核。
4、母嬰傳播:肺結核也可通過母嬰傳播,妊娠期間感染肺結核,可能會通過胎盤進入身體,從而會傳播給胎兒。
5、血液傳播:如果與肺結核患者進行血液接觸,也有可能會通過血液傳播感染肺結核。
肺結核患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利福平片、異煙肼片等藥物治療,可以達到抗結核作用。需要做好個人衛生,盡量不要和他人密切接觸或者共用餐具,適當吃些營養豐富食物,比如雞蛋或者奶制品等,能夠促進病情好轉。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文章關鍵詞:
眾所周知,肺結核具有較為強大的傳染能力,會給患者造成較為嚴重的身體損傷。但是,肺結核可能以不同形式,發生在不同年齡、性別的患者身上。該疾……詳細>>
肺結核在臨床上的分類是比較多的,按照肺結核的耐藥程度,在臨床上可以分為耐藥性肺結核和非耐藥性肺結核,其中耐藥性肺結核又可以分為單純耐藥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