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華
徐瑞華,醫學博士(M.D., Ph.D.)、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美國德州安德森癌癥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客座副教授。現任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內科副主任,國家新藥臨床試驗中心辦公室副主任。中國抗癌協會CSCO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化療學組委員兼秘書,廣東省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委員,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會員、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會員。《臨床腫瘤學雜志》編委。
長期從事腫瘤化學治療、靶向治療的臨床工作及抗癌藥物的基礎、臨床研究。近年來主要從事消化道腫瘤(腸癌、胃癌、食道癌、胰腺癌、肝癌)、惡性淋巴瘤的治療及研究。2002年前往美國德州安德森(M.D. Anderson)癌癥中心工作,2005年回國。在美國3年期間,一直與MD Anderson癌癥中心胃腸腫瘤內科醫生及淋巴瘤科的醫生共同進行臨床工作,參與制定病人的治療策略,參與多學科病例討論(Multidisciplinary conference),參與他們的臨床試驗研究。在臨床工作的同時,也從事了抗癌靶點藥物的開發及作用機制的基礎研究。回國后,繼續從事腫瘤化學治療、靶向治療的臨床工作及如何提高腫瘤治療療效的應用基礎研究工作,在消化道腫瘤、淋巴瘤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負責執筆撰寫中國版《NCCN結腸癌臨床指導原則》和《NCCN直腸癌臨床指導原則》臨床共識及參與制定中國版《NCCN胃癌臨床指導原則》,負責、參與了多項國際及國內抗腫瘤新藥(細胞毒性藥物及靶向治療藥物)的臨床試驗。
在國內外重要期刊共發表文章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30余篇,近年來有多篇文章發表在國際上重要的學術期刊上,如《Journal of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Journal of Cell Biology》,《Cancer Research》, 《Oncogene》,《Leukemia》, 《Cancer》等,這些高水平的論文引起了國外同行的高度關注。在國際上率先闡明了腫瘤細胞能量代謝(糖酵解,Glycolysis)異常與細胞耐藥的內在關系,并特異性的設計藥物抑制腫瘤細胞的Glycolysis,在實驗領域取得了成功,該藥物已獲得美國專利。負責及參與了近20余項國家、部省級的科研課題,并參加了一項美國國立衛生院的重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