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偉民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科
運用針灸和中藥治療各類疼痛、瘙癢癥和免疫性炎癥,以及腫瘤手術和放化療后綜合治療。對神經系統病癥如中風、面癱、失眠、神經痛、意識障礙,婦科病癥如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早衰、乳腺病、盆底功能障礙,皮膚病癥如蕁麻疹、濕疹、痤瘡、帶狀皰疹,以及慢性鼻炎、哮喘、慢性胃炎、潰瘍性結腸炎、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癥、膝關節病、類風濕關節炎和術后尿潴留等病癥的治療有豐富經驗。
醫生介紹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針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中醫師承導師。廣東省針灸學會理事;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委,治未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筋膜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師從中醫針灸名家胡玲香教授和中西醫結合專家吳偉康教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5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8項,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40多篇,參編專著4部。曾受邀赴意大利帕爾瑪大學醫學院和香港神經外科學會學術訪問和講學交流。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從事臨床醫教研工作19年。
社會職務:
廣東省針灸學會理事,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治未病專委會常委,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筋膜學專委會常委
出診時間: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北院區:周一、四全天
周二上午;
南院區:周三全天,周五上午
- Q:
- A:
針對肝膽濕熱型黃疸,針灸治療常選用特定穴位以清利濕熱,改善黃疸癥狀。通常包括陰陵泉、太沖、三陰交、肝俞和期門等穴位,通過刺激這些穴位,有助于調節肝膽功能,促...詳細»
- Q:
- A:
治療感冒,中醫穴位療法可選擇大椎穴、曲池穴、外關穴、合谷穴、風池穴等,通過針灸或拔罐,促進氣血運行,緩解感冒癥狀。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詳細»
- Q:
- A:
針刺有不同的方法,多數情況下,針刺是針刺在一些對某種疾病起治療作用的特定腧穴上,因為其速度快 ,針眼小,進行一定的手法,并且不在血管上,因此一般是不出血的,...詳細»
- Q:
- A:
針灸治療過程中,氣胸的發生率極低,主要與進針手法、角度、深度及個體差異有關。若操作不當,特別是在肌肉薄弱部位,如肩井穴附近或背部,對于體型偏瘦者,針刺過深可...詳細»
- Q:
- A:
十宣穴位于雙手十指尖端,距離指甲游離緣0.1寸,具有清熱開竅的功效;神門穴處于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主治心病、失眠等癥狀。身體不...詳細»
- Q:
- A:
平衡針灸是一種整體醫學調節模式,通過利用人體信息系統和針刺反饋效應,選取健側特定穴位,激發自身防衛系統來自我修復和調節。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詳細»
- Q:
- A:
針灸治療皮膚病有一定作用,其原理、適用病癥、優勢、局限性及注意事項等需要了解。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br/>1.原...詳細»
- Q:
- A:
手太陽小腸經的下合穴是下巨虛,(屬胃經,在外踝上7寸)手少陽三焦經的下合穴是委陽,(屬膀胱經,在腘橫紋外端),手陽明大腸經的下合穴是上巨虛,(屬胃經,在足三...詳細»
- Q:
- A:
面癱針灸康復時間受病情程度、針灸時機、患者體質、治療頻率、后續護理等影響。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br...詳細»
- Q:
- A:
坐骨神經痛由神經根受壓引起,針灸可緩解癥狀,但不能根治,還需綜合治療,包括生活習慣調整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