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鷹 主任醫師教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腸外科一區
常見消化系統腫瘤及疑難危重病癥的診療技術,包括胃、結直腸癌,胃腸間質瘤、肝癌,膽管癌、胰腺癌、各種腹膜后腫瘤、腹膜假性粘液瘤等。
醫生介紹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大外科主任,胃腸腫瘤外科科主任。
熟練掌握常見消化系統腫瘤及疑難危重病癥的診療技術,包括胃、結直腸癌,胃腸間質瘤、肝癌,膽管癌、胰腺癌、各種腹膜后腫瘤、腹膜假性粘液瘤等。重點開展胃、結直腸癌的多學科個體化規范化診療、各種消化系統腫瘤疑難手術和危重病人的救治等方面的臨床工作及研究。在省內較早開展胃腸腫瘤單病種多學科團隊(MDT)協作,為每位患者制定個體化的診治方案,通過術前精確的腫瘤影像學分期,結合腫瘤分子靶點檢測、腫瘤藥敏檢測,合理規范使用新輔助放化療及術后輔助化療、分子靶向藥物治療及其他綜合治療,使胃、結直腸癌病人的手術R0切除率、術后復發轉移率,3、5年生存率明顯提高,尤其結直腸癌術后5年生存率達75%以上,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帶領腫瘤科團隊在國內較早開展了腹腔鏡腫瘤手術,包括腹腔鏡下肝癌、胃癌、結直腸癌、肺癌、婦科腫瘤等微創手術,同時,由其本人首創的“小切口、免氣腹腔鏡輔助下結直腸癌切除術”,共施行了數十例,效果良好,2009年在國內首先開展腹腔鏡下或小切口原發性及轉移性肝癌Habib4X切除術,至今已實施70余例,是國內例數最多的一組,手術效果良好,術后恢復快,未見嚴重并發癥。相關的結果在全國大腸癌年會上做專題報告,受到國內同行專家的好評。在復雜的巨大腹膜后腫瘤手術切除方面有深厚的造詣,多年來共施行了此類手術80余例,突破了常規的手術禁區,使許多在省內、國內多家知名醫院被告知無法切除的病人獲得了切除。劉海鷹教授首創的腫瘤剔除、石碳酸、無水酒精清創法治療腹膜假性粘液瘤20余例,術后復發率低,經1-2次手術,病人可長期存活,最長存活12年。自1999年起在國內首批,省內首先開展了實體腫瘤射頻消融技術,至今已實施了各類實體腫瘤射頻、微波、HiTT、冷凍等消融手術1000余例次,由劉海鷹教授設計的與微創治療相關的二項專利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授權。相關研究成果獲得了2008年廣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每年主持專科查房50次以上。主持院內MDT討論及疑難危重病例會診50余次,參加三級醫院間會診20余次。
1.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常委
2.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肝轉移學組,成員
3.廣東省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4.亞洲冷凍外科學會,委員
5.廣東省翻譯協會,常務理事
6.廣東省翻譯協會醫學翻譯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7.廣東省醫學會胃腸外科分會,常委
8.廣東省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
9.廣東省醫學會肝膽胰外科分會,委員
10.廣東省肝臟病學會膽胰疾病專業委員會,常委
11.廣州市醫學會腫瘤分會,副主任委員
12.廣州市醫學會普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13.中國內鏡雜志,常務編委
14.中國普通外科雜志,編委
15.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志,審稿專家
16.實用醫學雜志,審稿專家
17.嶺南現代臨床外科雜志,特邀編委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學術委員會委員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