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姝 主任醫師教授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母胎醫學組
妊娠并發癥(如多胎妊娠、前置胎盤、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早產等)、妊娠合并癥(如心臟病、肝炎、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血小板減少等)的妊娠期管理及圍分娩期管理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產科疑難病癥、產科危重癥(產科失血性休克、羊水栓塞、子癇等)的搶救及轉運有豐富的經驗。
醫生介紹
劉慧姝,中共黨員,婦產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1994年獲臨床婦產科碩士(中山醫科大學);2003年獲醫學博士(中山大學與Melbourne University聯合培養),曾在Dept Obstetric & Gynecology, Melbourne University進行圍產醫學博士后研究?,F任廣州醫學院附屬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婦產科學科帶頭人、婦產科教研室主任、高危產科主任。主要社會職務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教育部留學基金評審專家、廣東省醫師協會婦產科學會委員、Journal placenta 特約審稿專家、中華圍產醫學雜志特約審稿專家、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編委等。
從事婦產科臨床一線工作24年,專業方向圍產醫學,對高危妊娠各種妊娠并發癥(如多胎妊娠、FGR、前置胎盤、妊娠期高血壓、肝內膽汁淤積癥等)、各種妊娠合并癥(如心臟病、肝炎、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疾病、血小板減少、慢性腎炎等)的妊娠期管理及圍分娩期管理有豐富的經驗,對產科疑難病癥、產科危重癥(產科失血性休克、羊水栓塞、子癇等)的診斷、搶救及轉運有豐富經驗。
在圍產醫學研究中,與合作導師 Prof Wintour一起在國際上首先提出AQPs介入羊水循環及母兒液體交換的分子機理,是研究胎兒發育過程AQP表達的先驅及權威;在有關妊高征的易感基因方面的研究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參加國際學術會議10余次,在國際,國內雜志上發表論文近50篇。2000年曾獲國家留學基金?,F承擔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水通道蛋白基因4(AQP4)參與子癇發病的炎癥機制”2012 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170594,“母胎液體平衡中水通道蛋白基因的作用研究”200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973206,“水通道蛋白基因在人胎盤胎膜中的表達研究” 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471828(已結題),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廣東省科技廳科研項目各一項、廣東省衛生廳課題兩項,并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國際課題“Identification of pre-eclampsia/eclampsia susceptibility genes”的研究。指導研究生獲得國際會議ISSHP2010“Young Investigator Award”(青年研究者獎)、廣東省優秀碩士、中華圍產醫學會優秀論文等,目前,可支配科研經費約236萬。 獲廣東省科技成果獎及廣州市科技成果獎多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其他國家級課題1項,主持省級科研項目6項;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SCI收錄12篇,獲廣東省科技成果三等獎及廣州市科技成果二等獎各1項,建立國際合作的早產基礎與臨床研究室。
婦產科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出色,成為廣東省“千百十”、廣州市衛生局局管優秀人才等
詳細»- Q:
- A:
在懷孕29周的情況下,胎兒的發育一般來說胎兒的雙頸間的數值是在75毫米左右的,當然它也是有一定上下的誤差的,除此之外,還需要觀察胎兒的胎心率以及羊水的數值和...詳細»
- Q:
- A:
羊水少可能由胎兒因素、胎盤因素、母體因素、飲水量、疾病因素等引起。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br...詳細»
- Q:
- A:
坐月子的產婦和新生兒在特定條件下可以吹空調,但要注意溫度、濕度、通風等多方面因素。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br...詳細»
- Q:
- A:
大人上火時喂奶,寶寶有可能會上火,這與飲食、情緒、睡眠、體質、喂養方式等有關。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意服藥。<b...詳細»
- Q:
- A:
奶水突然變少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飲食營養、情緒狀態、哺乳方式、身體疾病、藥物影響等。若奶水減少情況嚴重或持續不改善,應及時就醫。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詳細»
- Q:
- A:
孕婦腿疼可能由體重增加、激素變化、缺鈣、下肢血液循環不暢、神經受壓等因素引起。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意服藥。<b...詳細»
- Q:
- A:
在懷孕后4個月開始進行胎教會比較好。因為這個時間內胎兒會慢慢的對外界的刺激有一定的反應。建議可以多聽一些舒緩的胎教音樂或者建議挺故事來做胎教。每天的時間應該...詳細»
- Q:
- A:
孕婦急性腸胃炎常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可通過日常護理、藥物治療等改善,包括調整飲食、適當補液、合理用藥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詳細»
- Q:
- A:
斷奶后回奶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飲食調整、減少刺激、藥物輔助、穿戴合適內衣及保持良好心態。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