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陽 主任醫師教授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
焦慮障礙、抑郁障礙和睡眠障礙(包括兒童與老年人)的診斷和藥物治療 焦慮癥、失眠、抑郁癥。
醫生介紹
睡眠醫學中心主任; 教授、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精神醫學學術帶頭人和睡眠醫學首席專家。從事精神醫學及睡眠醫學臨床工作30余年。1989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獲碩士研究生學位。1996年1月-1999年1月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精神科焦慮礙障臨床研究部學習焦慮障礙的診斷和臨床藥物治療,以及在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精神科臨床精神衛生研究中心世界著名抑郁癥專家A. John Rush教授(美國DSM-IV心境障礙診斷標準小組主席和STAR’D研究項目負責人)指導下作博士后研究,從事抑郁障礙的睡眠精神生物學以及抗抑郁藥物的臨床驗證和臨床藥理學研究,合作發表論文2篇。2003年獲美國睡眠醫學會獎學金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睡眠中心接受睡眠臨床診療技術訓練,在中心主任Alan Pack教授指導下學習各種睡眠臨床診療技術。先后在專業雜志以第一作者共發表焦慮抑郁及睡眠障礙相關論文40余篇(SCI 2篇),獲得省市科技基金8項,主編專著3本,參與編寫專著數本。
專長:
1.各種難治性抑郁,焦慮障礙診療;
2.各種難治性失眠及其它睡眠疾病診療;
3兒童抑郁焦慮行為障礙診療;
4.老年期抑郁及其它睡眠疾病診療;
5.進食障礙診療;
6.藥物依賴及其它成癮疾病診療。
學術任職
美國睡眠醫學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精神藥理學組、雙相障礙學組和焦慮障礙協作組成員、中華醫學會神經科分會睡眠障礙學成員;廣東醫師協會精神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醫學會行為與心身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睡眠研究會睡眠障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等。
主研方向
焦慮障礙、抑郁障礙和睡眠障礙(包括兒童與老年人)
各種精神和心理疾病的臨床藥理學和精神生物學
進食障礙與成癮行為
獲獎情況
獲美國睡眠醫學會獎學金(Mini-Fellowship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s)
獲國家、省市科技基金8項
學術論著
主編專著3本,參與編寫專著數本,其中獨立編寫《睡眠障礙的診斷和治療》和《睡眠障礙的臨床診療》兩本專著;在專業雜志以第一作者共發表相關論文40余篇。 詳細»
- Q:
- A:
你好,照顧強迫癥患者,在強迫癥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時,及時予以肯定,鼓勵病人,讓病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對疾病的康復抱樂觀的態度而不是絕望。此外,還要與強迫癥患者...詳細»
- Q:
- A:
您好,出現抑郁癥根據抑郁程度選擇是否需要吃藥。如果癥狀持續很長時間并影響您的生活建議盡快就診治療。對有明顯心理社會因素作用的抑郁發作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常...詳細»
- Q:
- A:
您好,老年人抑郁的誘因:目前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大腦解剖結構和病理改變、生化和社會心理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錯綜復雜并相互交織,對抑郁的發生均有明顯影響...詳細»
- Q:
- A:
您好,老年人抑郁自殺風險統計顯示有55%的老年病例在抑郁狀態下自殺。專家表示五成以上老年人抑郁有自殺風險。老年抑郁往往具有隱匿性,許多老年患者表現為軀體化癥...詳細»
- Q:
- A:
您好,治療老年抑郁需要注意的禁忌:忌缺乏耐心:要切記不可隨意停藥,以免引起病情反復,或使病情反而加重,增加日后治療難度?;颊咭_看待治療效果,具有信心和耐...詳細»
- Q:
- A:
你好:潔癖癥并不等于日常所說的“潔癖”。日常所指的潔癖只是一種習慣行為,屬于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會對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造成影響。因此,這類的潔癖無需接受...詳細»
- Q:
- A:
你好:生活中,或電視上常見的反復洗手、洗澡等,都屬于潔癖的表現形式。潔癖患者除了自身存在一些強迫行為外,有的甚至要求家人做同樣的事情。例如,有一病例在患病早...詳細»
- Q:
- A:
你好:臨床上常用的心理療法主要指認知行為治療。所謂認知行為療法,主要包括思維阻斷法及暴露反應預防。思維阻斷法是在患者反復出現強迫思維時通過轉移注意力或施加外...詳細»
- Q:
- A:
你好:外在的社會心理因素也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致病因素。有些人在強迫性人格的基礎上,逐漸出現潔癖的癥狀,特別是當進入青少年時期,生理發育上的明顯變化,與社會交往...詳細»
- Q:
- A:
你好:在病情初期,先利用具有抗強迫作用的抗抑郁藥物,調節腦內5-羥色胺等神經遞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改善強迫癥狀的作用。藥物治療的療效也不是立竿見影的,一般的S...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