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平 主任醫師教授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疼痛科
帶狀皰疹神經痛、肩周炎、膝骨關節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及骨質疏松癥等慢性疼痛及慢性頑固性疼痛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采用藥物、無創及微創相結合的多模式特色綜合治療體系,安全、快速地對每位患者進行個體化治療。
醫生介紹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疼痛科主任及學科帶頭人,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嶺南名醫,羊城好醫生,南粵巾幗好醫師,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從事急、慢性疼痛診療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30多年。在慢性疼痛性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主要研究方向:急慢性疼痛性疾病的分子機理與治療。
主持國家自然基金等各類基金項目10項,發表SCI收錄論文50多篇, 其中影響因子大于3分的29篇,大于5分的7篇。
學術任職
廣東省、廣州市疼痛學會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疼痛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神經病理性疼痛學組組長,廣東省醫師協會疼痛科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神經病理性疼痛學組組長,廣東省醫院協會疼痛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粵港澳大灣區疼痛專科醫師聯盟副主任,廣東省疼痛質控中心副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
各種急慢性疼痛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在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肩周炎、膝骨關節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及骨質疏松癥等慢性疼痛及慢性頑固性疼痛的治療和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套特色醫療和研究方案。
獲獎情況
2010年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1年獲暨南大學師德標兵,
2012獲暨南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首屆梁仲景臨床醫學科學獎二等獎。
2008年至2012年連續5年被評為第一臨床醫學院科研或教學先進個人。
學術論著
發表SCI收錄論文40多篇, 其中影響因子大于3分的21篇,大于5分的5篇,單篇影響因子最高達8.5分。詳細»
- Q:
- A:
坐骨神經疼是指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域出現的疼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腰椎間盤突出、梨狀肌綜合征等。若疼痛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詳細»
- Q:
- A:
后背中間疼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肌肉勞損、脊椎疾病、內臟疾病反射等。嚴重時可能影響正常生活,建議及時就醫明確病因。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詳細»
- Q:
- A:
脊背痛、后腰筋痛可能由肌肉勞損、腰椎疾病、腎臟問題、風濕免疫病、外傷等引起。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br...詳細»
- Q:
- A:
腿疼多年且疼得睡不著覺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肌肉勞損、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血管問題、神經病變等。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詳細»
- Q:
- A:
傷濕解痛膏具有祛風除濕、化瘀止痛的作用。使用時需注意自身癥狀和皮膚狀態。若癥狀嚴重或用藥后不適,應及時就醫。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時就醫,根據醫生...詳細»
- Q:
- A:
使用鹽酸曲馬多片存在風險及注意事項,包括常見不良反應、過敏反應、特殊人群用藥、藥物相互作用及用藥依從性等。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趕快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詳細»
- Q:
- A:
疼痛病的成因多樣,包括炎癥、神經損傷、腫瘤等。治療需明確病因,嚴重疼痛時可適當使用止痛藥,同時盡快就醫。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詳細»
- Q:
- A:
職場壓力大引發后肋骨疼痛,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放松身心、物理治療、藥物緩解、改善工作環境等進行自我調節。 1.調整生活方式:保持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詳細»
- Q:
- A:
小腿后面筋疼或與基因有關,涉及基因影響肌肉結構、肌腱彈性、代謝功能、炎癥反應、藥物敏感性等方面。 1. 基因影響肌肉結構:特定基因可使肌肉纖維類型和比例異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