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速躍 主任醫師教授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神經內科
大面積腦梗塞、重癥腦出血、缺血缺氧性腦病、癲癇持續狀態、惡性顱高壓、重癥顱內感染等神經危重癥的診治;神經遺傳病、神經代謝和中毒性疾病、疑難性神經免疫和感染性疾病的診治。
醫生介紹
潘速躍,男,主任醫師,教授,現任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主要專業方向——神經危重癥的監護和救治,擅長于神經危重癥的監護和救治,神經系統疑難病的診治。于2005年從事神經危重癥的診治工作,建立了華南地區較為規范的NICU,現有NICU 床位8張,專職NICU醫師6人,護士15人,NICU擁有Nicolet one腦電監護儀、誘發電位儀、TCD、彩色二維超聲診斷系統、電腦導航立體定向儀、血管內熱交換低溫治療儀、camino有創顱壓監護儀等設備,在國內率先開展了經顱超聲監護、血管內低溫治療、在國內神經內科率先開展了有創顱壓監護等,在大面積腦梗塞、腦出血、缺血缺氧性腦病、惡性顱高壓、癲癇持續狀態的治療上有豐富經驗。
在疑難病的診治上有一定的經驗,近來年診治了鉈中毒、血卟啉病、危重病神經肌病、可逆性后部腦白質病變綜合征、線粒體腦肌病、發作性共濟失調、運動誘發肌張力障礙等疑難病。
學術任職: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青年委員;《國際腦血管病雜志》副主編;中華醫學會廣東省分會神經內科學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廣東省分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醫學會神經急危重癥組組長;廣東省神經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州市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庫成員;廣東省醫學會醫療技術項目資質評估專家庫成員;佛山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專家庫成員;《中華腦血管病雜志》編委;《中國卒中雜志》編委。
學術成就及特長:
發表論文60余篇,參編專著2部。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博士后基金各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
從醫經歷:
從醫30年,1987年畢業于第一軍醫大學醫療系,1990年在第一軍醫大學獲碩士學位,2000年獲中山醫科大學神經病學博士學位,2001年至2003年在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國家重點病毒基因工程實驗室師從侯云德院士從事博士后研究。
詳細»- Q:
- A:
可能是癲癇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與血壓血脂血糖異常、血管病變等有關,需檢查明確。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br...詳細»
- Q:
- A:
腦動脈硬化改變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年齡增長、不良生活習慣、基礎疾病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br/>1.年齡:...詳細»
- Q:
- A:
打噴嚏時頭部劇痛險些暈倒,可能由血壓變化、神經痛、腦血管問題、頸椎病、鼻竇炎等引起。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詳細»
- Q:
- A:
頭痛頭昏拉肚子可能是腸炎、感染、著涼、飲食不當、神經問題等所致。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br/>1.腸炎:腸道炎...詳細»
- Q:
- A:
中風和腦溢血在發病原因、癥狀表現、治療方法、預后情況和預防措施等方面有所不同。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br...詳細»
- Q:
- A:
兩邊腰部常年發涼,可能由以下因素導致,如血液循環不良、腎陽虛、腰部疾病、衣物保暖不足、內分泌失調等。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詳細»
- Q:
- A:
白天控制不住流口水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比如口腔疾病、神經系統問題、藥物副作用、不良習慣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時就醫,根據醫生指...詳細»
- Q:
- A:
頭部血管跳著痛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常見的有精神緊張、高血壓、頸椎病、偏頭痛、顱內病變。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趕快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詳細»
- Q:
- A:
顳葉癲癇的食療作用有限,主要治療依靠藥物和其他方法,包括病因、癥狀、治療方式等。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br/>...詳細»
- Q:
- A:
頭暈、嘔吐伴耳鳴加劇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耳部疾病、腦部病變、頸椎問題、心血管疾病或內分泌失調等。若癥狀持續且治療無效,應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進一步檢查診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