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速躍 主任醫師教授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神經內科
大面積腦梗塞、重癥腦出血、缺血缺氧性腦病、癲癇持續狀態、惡性顱高壓、重癥顱內感染等神經危重癥的診治;神經遺傳病、神經代謝和中毒性疾病、疑難性神經免疫和感染性疾病的診治。
醫生介紹
潘速躍,男,主任醫師,教授,現任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主要專業方向——神經危重癥的監護和救治,擅長于神經危重癥的監護和救治,神經系統疑難病的診治。于2005年從事神經危重癥的診治工作,建立了華南地區較為規范的NICU,現有NICU 床位8張,專職NICU醫師6人,護士15人,NICU擁有Nicolet one腦電監護儀、誘發電位儀、TCD、彩色二維超聲診斷系統、電腦導航立體定向儀、血管內熱交換低溫治療儀、camino有創顱壓監護儀等設備,在國內率先開展了經顱超聲監護、血管內低溫治療、在國內神經內科率先開展了有創顱壓監護等,在大面積腦梗塞、腦出血、缺血缺氧性腦病、惡性顱高壓、癲癇持續狀態的治療上有豐富經驗。
在疑難病的診治上有一定的經驗,近來年診治了鉈中毒、血卟啉病、危重病神經肌病、可逆性后部腦白質病變綜合征、線粒體腦肌病、發作性共濟失調、運動誘發肌張力障礙等疑難病。
學術任職: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青年委員;《國際腦血管病雜志》副主編;中華醫學會廣東省分會神經內科學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廣東省分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醫學會神經急危重癥組組長;廣東省神經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州市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庫成員;廣東省醫學會醫療技術項目資質評估專家庫成員;佛山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專家庫成員;《中華腦血管病雜志》編委;《中國卒中雜志》編委。
學術成就及特長:
發表論文60余篇,參編專著2部。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博士后基金各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
從醫經歷:
從醫30年,1987年畢業于第一軍醫大學醫療系,1990年在第一軍醫大學獲碩士學位,2000年獲中山醫科大學神經病學博士學位,2001年至2003年在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國家重點病毒基因工程實驗室師從侯云德院士從事博士后研究。
詳細»- Q:
- A:
嗜睡癥的治療包括心理調節、生活習慣改善、藥物治療等。治療方法有調整作息、心理干預、使用藥物、物理治療、中醫調理等。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詳細»
- Q:
- A:
身體總是發抖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生理性因素、疾病因素等。某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若發抖嚴重或持續不緩解,可能存在一定健康風險。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詳細»
- Q:
- A:
睡起后感覺地動山搖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體位性低血壓、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梅尼埃病、頸椎病、腦血管疾病。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詳細»
- Q:
- A:
運動過急出現頭暈,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低血糖、低血壓、貧血、心腦血管疾病、呼吸問題。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時就醫,根據醫生指導進行治療,早日恢復健...詳細»
- Q:
- A:
走神后頭痛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精神緊張、腦部供血不足、頸椎病、偏頭痛、顱內病變等。如果頭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詳細»
- Q:
- A:
每天睡9小時一般不算嗜睡,嗜睡的判定需綜合多種因素,如睡眠質量、清醒狀態、疾病影響等。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詳細»
- Q:
- A:
腦梗死能否恢復正常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病情輕重、治療及時性、康復訓練、基礎疾病控制、患者年齡等。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詳細»
- Q:
- A:
感冒恢復后出現左眼眉骨疼痛、低燒等癥狀,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炎癥未消、鼻竇炎、神經痛、用眼過度、眼壓升高等。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詳細»
- Q:
- A:
腦電圖是通過精密儀器記錄大腦電活動,用于診斷多種腦部疾病。其操作流程包括準備工作、電極安放、檢查過程、數據采集和結果分析。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