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瀚 主任醫師教授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胸部腫瘤內科
①腫瘤化療及生物治療;②肺癌診斷及個體化精準治療;③各種腫瘤的中西醫結合治療;④中醫藥對腫瘤的鞏固性治療。
醫生介紹
主任醫師、教授。1961年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醫療系,留校在第一附屬醫院(西京醫院)呼吸科工作,歷任呼吸科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醫師。1987年調入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歷任腫瘤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1971-1972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學習中醫,師從岳美中、王文鼎、趙錫武、王伯岳、方藥中、施奠邦、錢伯煊、郭士魁、陳可冀、周靄祥、李介明、耿鑒庭、楊甲三等老師。歷任首屆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專業委員會(CSCO)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化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州抗癌協會化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州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醫學會腫瘤分會常委、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臨床腫瘤學雜志》常務編委、《中國肺癌雜志》常務編委、《癌癥進展》雜志編委、《中國臨床營養學雜志》編委,世界肺癌研究會注冊會員(會員號:150530)。多次參加美國臨床腫瘤年會(ASCO)、歐洲腫瘤年會(ESMO)及世界肺癌大會。1997年應David S Ettinger教授的邀請,訪問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腫瘤中心。指導多名研究生從事肺癌的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及醫療成果獎7項。1993年被授予解放軍總后勤部“優秀教師”稱號。發表學術論文98篇(其中有4篇肺癌論文在世界肺癌會議及美國ASCO會議上以Poster形式交流)。主編及參編著作12部。
科研情況:①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單劑量健澤(吉西他濱)治療Ⅲ/Ⅳ期非小細胞肺癌的Ⅲ期臨床研究(課題編號:B9E-MC-JHP 中國組負責人:管忠震、李金瀚、李龍云、劉敘儀、廖美琳、許立功。 1997);②廣東省基金課題:“惡性腫瘤基因突變檢測”中的肺癌P53基因檢測(與生化教研室合作);③“白介素Ⅱ/LAK細胞制備和應用技術的綜合研究”,通過省科學技術成果鑒定(1993,粵科字 082號);④校長基金課題:肺癌常用化療藥物對LAK細胞活性的影響(按時結題);⑤廣東省衛生系統“五個一科教興醫工程”重點項目:CT引導下的β刀對肺癌內切除的應用研究(和影像中心合作,第二作者);⑥廣東省醫學科研立項課題:非小細胞肺癌早期原發性耐藥的流式細胞分析(課題編號 A1998346);⑦醫院自選課題:肺癌多藥耐藥相關蛋白基因表達體外藥物敏感試驗的研究(按時結題)。⑧授聘擔任rHuGM-CSF(華北吉姆欣)Ⅲ期臨床試驗專家技術指導小組成員. 聘字第574號,中華醫學會,1998。 專家指導組組長:孫燕,專家指導組成員:李金瀚、王金萬、李殿俊。詳細»
- Q:
- A:
您好,單純使用中藥治療腫瘤效果不會很理想,而且會錯過最佳手術治療期,可能影響患者生命,最好將中醫對腫瘤的治療融入到腫瘤治療的多學科當中,這樣才能更好發揮中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