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少憶 主任醫師教授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心血管外科
心臟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及心律失常、尤其在冠心病及心臟移植方面有較高的造詣。
醫生介紹
南方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從醫歷程
2016年06月以人才引進就職于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現任心血管外科主任、學科帶頭人。1986年7月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并分配到廣東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外科工作,一直從事心血管外科的研究和臨床工作。工作期間,取得博士學位。1996年2月至1997年7月到澳大利亞進修學習,2002年2月至7月以訪問學者身份到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交流,并多次到世界各大心臟中心行短期訪問。目前主要從事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大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心律失常(房顫)的外科治療及心臟移植等方面的臨床研究。1999年在國內首先開展“同期頸動脈內膜剝除及冠脈搭橋聯合手術”的研究,并應用于臨床,取得良好的療效,明顯減少該種患者的術后腦血管意外的發生率,填補了國內空白。在省內率先開展“非體外循環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術”,并采用超聲流量計對冠脈搭橋患者進行即時橋流量測定,使搭橋手術的死亡率大大降低,術后并發癥明顯減少,此項工作處于國內先進水平。較早開展動脈化冠脈搭橋術及使用內窺鏡微創游離大隱靜脈及橈動脈,大大提高橋的遠期通暢率。在國內較早開展大血管手術及微創心臟外科手術。近年來成功開展胸腔鏡輔助下的先心病、瓣膜病及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手術創傷,使患者能夠迅速康復。
科研情況
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專業論多篇,國際期刊發表SCI論文多篇。參加國家、省及廳級科研項目多項。作為主要負責人完成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一項,國家“十一五”及“十二五”合作課題各一項,加中多中心合作項目一項,衛生廳研究課題兩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兩項。作為第二作者參與研究的“非體外循環微創冠狀動脈旁路移植等新技術的臨床應用研究”課題獲2005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二等獎。2007年獲第一屆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優秀醫師獎(金刀獎)。2015年獲首屆“羊城好醫生”及“最愛網民歡迎羊城好醫生”稱號。
學術任職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冠心病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心衰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歐美同學會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胸部疾病學會心血管外科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胸心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詳細»
- Q:
- A:
血栓性淺靜脈炎是一種發生在淺靜脈的炎癥性疾病,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血管損傷、血流緩慢、血液高凝、感染、免疫等。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詳細»
- Q:
- A:
靜脈曲張腿腫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久站久坐、遺傳、肥胖、妊娠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詳細»
- Q:
- A:
得了動靜脈瘺,治療方式包括一般治療、手術治療、腔內治療、藥物治療及定期復查等。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br/>...詳細»
- Q:
- A:
心臟支架手術雖能有效治療心血管疾病,但也存在一定風險,包括手術中及手術后可能出現的多種情況。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詳細»
- Q:
- A:
頸部血管瘤癥狀多樣,包括良性、局部侵襲性和惡性的不同表現,如斑片、腫塊、疼痛等。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意服藥。<...詳細»
- Q:
- A:
下肢靜脈血栓是血液在下肢靜脈內不正常凝結引起的疾病,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常見的有抗凝、溶栓、介入治療、壓力治療、運動康復。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詳細»
- Q:
- A:
靜脈栓塞是指靜脈內血液形成凝塊導致血管堵塞。可能引發肢體腫脹、疼痛等癥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詳細»
- Q:
- A:
血管炎的預防可從生活習慣、保暖措施、感染控制、過敏管理等方面入手。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br/>1.生活習慣:...詳細»
- Q:
- A:
下肢深靜脈栓塞形成的原因較為復雜,主要有血流緩慢、血管內皮損傷、血液高凝狀態、先天遺傳因素、其他疾病誘發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