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錫輝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
耳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尤其精于耳科顯微手術;對各種耳畸形、中耳炎、內耳疾病、面神經疾病、耳鳴耳聾、眩暈的診治和人工耳蝸植入等人工聽覺技術等有一定的造詣和豐富的臨床經驗。
醫生介紹
醫療特長:耳科學資深專家,一直從事耳科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工作。擅長耳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尤其精于耳科顯微手術;對各種耳畸形、中耳炎、內耳疾病、面神經疾病、耳鳴耳聾、眩暈的診治和人工耳蝸植入等人工聽覺技術等有一定的造詣和豐富的臨床經驗。
研究方向:
1 中耳炎的診斷與治療及鼓室成形術技術的改進
2 人工耳蝸植入等聽覺駛入技術的研究
3 耳鳴的診斷與治療
4 面神經疾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
5 耳聾、眩暈的診治
主要教育和工作經歷:
1978年3月~1982年12月 中山醫學院醫療系(本科)
1986年9月~1989年 7月 中山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
1989年~至今 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工作,其中:
1998~1999年 在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進修
2000~2001年 在美國Baylor醫學院耳鼻咽喉科進修
社會兼職:
1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學委員會委員
2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特約編委
《中華耳科學雜志》和《Journal of Otology》編委
3 中國聽力發展基金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論著:
1 異常結構耳蝸患兒的人工耳蝸植入術:附10例臨床分析。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6,29(4):313-315
2 人工耳蝸植入術:70例報告。中山大學學報(醫科版),2006,27(6):690-693
3 內鏡下鼓膜成形術。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05(3):18-19
4 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鼓室成形術前后骨導聽力變化的觀察。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05,13(1):45-46
5 顯微鐙骨切除術的改進。中華顯微外科雜志 2002,25:113-114
6 手術后放療治療外耳道中耳癌的臨床觀察。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 2003,17:414-415
7外傷性面癱的原因和顯微手術治療療效分析。中華顯微外科雜志 2002,25:57-58
8 鼓室成形術中局部應用東菱克栓酶的療效觀察。廣東醫學 2009,30:1828-1829
9 改良Contour試驗測試正常聽力與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兒童響度增長。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8;43(3):183-186
10 Effects of NasoPore packing in the middle ear cavity of the guinea pig.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1,145(1):131-136
專著:
1 顳骨解剖與耳顯微外科圖譜 中國科技出版社,北京:2006.
其他主要工作成績(比如獲獎情況):
1 中山醫科大學醫療成果一等獎(1996)
2 中山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997)詳細»
- Q:
- A:
您好,噪聲對耳朵的傷害:噪音對內耳的損傷主要有:機械性損傷:聲波傳入內耳,其強大流體發生渦流沖擊蝸管,造成前庭膜破裂,內外淋巴液混合中毒,毛細胞壞死變性。基...詳細»
- Q:
- A:
您好,突發性耳聾患者近些年發病人數增多,而且這種疾病患者日漸年輕化,以前突發性耳聾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而最近這些年,年輕人的病例逐漸增多,甚至在兒童也出現了...詳細»
- Q:
- A:
您好,目前引起突發性耳聾的發病原因還不是很明確,但是有臨床證據表明如果經常熬夜、太過勞累或者是精神過度緊張;兒童感冒經久不愈等都可能會導致突發性耳聾的發生。...詳細»
- Q:
- A:
您好,突發性耳聾的人群中,有些人對低頻率的聲音敏感度降低,甚至完全聽不到,這就是所謂的低頻聽力下降。這種疾病多發生在白領,表現為耳朵堵塞感,耳內發悶等,治療...詳細»
- Q:
- A:
您好,因為突發性耳聾的治療在發病兩周內治療效果最佳,治療越快越好。所以突發性耳聾在發病2周內越早就診越好。兩周以后的患者一般要進行慢性治療,恢復效果也不太理...詳細»
- Q:
- A:
如果因工作需要必須經常呆在嘈雜的地方,建議戴上相關的護耳器。學會調整壓力,消除精神負擔,長期壓力會降低耳朵的免疫功能,過度壓力會影響聽覺神經。一些已經患有中...詳細»
- Q:
- A:
你好:由于大腦的可塑性,并且在1歲半左右是語言發育的關鍵期,所以人工耳蝸的植入的最佳年齡應為12個月至5歲,1歲植入的患兒比5歲植入的患兒能更快地學會說話。...詳細»
- Q:
- A:
你好:對于先天性聾的兒童,在植入人工耳蝸后,家長一定要培訓孩子的語言能。因為對于先天性聾的患兒,語言培訓要講究一定方法,所以必須送到專門的語訓機構進行語言訓...詳細»
- Q:
- A:
你好:未來的人工耳蝸調配,首先是要解決每個病人所能承受的最大通道數目,然后針對個體特征在決定語音處理器和刺激蝸內電極的數目。未來的十年里,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