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評議 主任醫師教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
中樞神經變性病、腦血管病、頑固性頭痛、頭暈及睡眠障礙、癲癇發作性疾病、神經肌肉遺傳病等常見、疑難、罕見性疾病的診斷治療。
醫生介紹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學科帶頭人,原中山大學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1994年中山醫科大學神經病學博士畢業,2000~2002美國Baylor醫學院博士后,2006~2007美國Kansas大學醫學中心高級訪問學者。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組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神經病學分會常務委員,廣東省保健協會老年病學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國家期刊數據庫通訊評議人,15家SCI雜志編委(2家)或審稿人,教育部重大研究成果評議組委員,國家科技部重大項目及長江學者評議人,衛生部國家神經系統疑難疾病學術委員會委員,新疆醫科大學客座博士生導師及博士后合作導師。
一直從事中樞神經變性病的臨床及基礎應用研究,主持美國帕金森病基金、國家“十三五”重大慢病(第一課題組)、國家“863”專項、國家“973”項目子題,3項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主要負責人之一)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項,廣東省國際合作研究基金1項、省部級及博士點等各類基金43項。發表論文168篇,SCI收入54篇, 論文被引889次。2007年主持“863”高科技項目:項目編號2007AA02Z460,帕金森病早期診斷的生物標記及其靶向治療研究。2014年作為核心(第二)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基于Nurr1基因的帕金森病的分子機制研究(81430021)。2015年作為課題組合作負責人國家自然基金地區重點項目:基于MHC抗原呈遞介導的DA神經元變性的炎癥/免疫紊亂的分子機制研究(編號U1503222)。2016年作為第一課題組負責人負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帕金森病早期診斷生物標記及綜合診斷指標體系研發(編號2016YFC1306600),2016年作為課題組合作負責人國家自然基金地區重點項目: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與遺傳因素的相互作用在新疆地區帕金森病發病中的效應及機制研究(編號待定)。研究成果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廣東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三);衛生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及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二)等多項獎項。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