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榮 主任醫師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
炎癥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胃食管反流病和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的臨床診治。
醫生介紹
醫療特長:從事消化內科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20余年,對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擅長炎癥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胃食管反流病和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的臨床診治。
研究方向:(1)炎癥性腸病基礎及臨床研究;(2)幽門螺桿菌感染及其相關性疾病;(3)胃癌的遺傳易感性研究。
主要教育和工作經歷:
(1) 1984.9-1989.6: 江西醫學院臨床醫療系,獲醫學學士學位;
(2) 1989.7-1993.8: 江西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助教、住院醫師;
(3) 1993.9-1996.6: 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獲醫學碩士學位;
(4) 1996.9-1999.6: 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獲醫學博士學位;
(5) 1999.7-目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科副主任。現為科主任、博士生導師。
社會兼職:
(1)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學組副組長;
(2)廣東省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炎癥性腸病學組組長;
(3)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脾胃分會常委
專著:
(1)消化病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案.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副主編)
(2)醫學英文原版改編雙語教材《內科學》. 科學出版社,編者,2007
(3)消化疾病診斷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 編者, 2006
(4)內科學習題集. 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編者, 2005
(5)消化系統疾病治療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 編者, 2004
其他主要工作成績(比如獲獎情況):
(1) 廣東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主持人),2011
(2) 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完成人),2009
(3) 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參與),2004
(4) 教育部提名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參與),2003
(5) 廣東省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一等獎(參與),1996
- Q:
- A:
心窩疼痛且能摸到包塊,胃鏡正常,可能是胸部疾病、心臟問題、皮下腫物、肋軟骨炎、局部肌肉拉傷等導致。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詳細»
- Q:
- A:
早晨醒來口臭口苦可能源于口腔衛生不良、消化系統疾病、肝膽功能異常、呼吸系統疾病或糖尿病等多種因素。其中,口腔衛生不佳是最常見的原因,而肝膽疾病導致的癥狀則較...詳細»
- Q:
- A:
細菌性痢疾的腸道潰瘍具有多方面特點,包括腸鏡表現、慢性癥狀、檢查結果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br/>1.腸...詳細»
- Q:
- A:
謝謝了,我吃了長安百草效果挺好的詳細»
- Q:
- A:
血清總膽紅素偏高可能由多種原因導致,如肝臟疾病、溶血性疾病、膽道梗阻、藥物影響、先天性疾病等。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詳細»
- Q:
- A:
胃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飲食不當、胃炎、胃潰瘍、胃食管反流病、胃癌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br...詳細»
- Q:
- A:
急性胃黏膜病變通常由應激性和非應激性因素引起,包括藥物、酒精、嚴重創傷、感染等。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br/...詳細»
- Q:
- A:
胃育胃脹、腹脹便秘且大便紅色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胃腸疾病、飲食不當等,若癥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詳細»
- Q:
- A:
你好,吃過飯就全身酸疼,胃部漲漲的疼,這個癥狀很不好,有可能是胃炎引起的胃動力不足,不過也不能排除其他并發性疾病的,不然僅僅是胃腸疾病的話,也不太可能會出現...詳細»
- Q:
- A:
十二指腸潰瘍每年復發可能與幽門螺桿菌未根除、不良生活習慣、藥物影響、精神心理因素、胃酸分泌過多等有關。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