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榮 主任醫師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
炎癥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胃食管反流病和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的臨床診治。
醫生介紹
醫療特長:從事消化內科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20余年,對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擅長炎癥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胃食管反流病和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的臨床診治。
研究方向:(1)炎癥性腸病基礎及臨床研究;(2)幽門螺桿菌感染及其相關性疾病;(3)胃癌的遺傳易感性研究。
主要教育和工作經歷:
(1) 1984.9-1989.6: 江西醫學院臨床醫療系,獲醫學學士學位;
(2) 1989.7-1993.8: 江西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助教、住院醫師;
(3) 1993.9-1996.6: 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獲醫學碩士學位;
(4) 1996.9-1999.6: 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獲醫學博士學位;
(5) 1999.7-目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科副主任。現為科主任、博士生導師。
社會兼職:
(1)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學組副組長;
(2)廣東省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炎癥性腸病學組組長;
(3)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脾胃分會常委
專著:
(1)消化病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案.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副主編)
(2)醫學英文原版改編雙語教材《內科學》. 科學出版社,編者,2007
(3)消化疾病診斷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 編者, 2006
(4)內科學習題集. 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編者, 2005
(5)消化系統疾病治療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 編者, 2004
其他主要工作成績(比如獲獎情況):
(1) 廣東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主持人),2011
(2) 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完成人),2009
(3) 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參與),2004
(4) 教育部提名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參與),2003
(5) 廣東省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一等獎(參與),1996
- Q:
- A:
頭暈惡心肚子疼可能由飲食不當、胃腸疾病、感染、頸椎病、腦血管疾病等引起。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br/>1.飲...詳細»
- Q:
- A:
喝紅豆薏米水有可能導致便秘,原因包括其利水作用、食用方式、食用量等。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br/>1.利...詳細»
- Q:
- A:
腸胃炎患者適合喝的湯有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等特點,如米湯、蔬菜湯、瘦肉湯、魚湯、雞湯等。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詳細»
- Q:
- A:
慢性胃炎患者在飲食上需謹慎,以減輕胃部負擔,促進胃黏膜修復。以下是五個關鍵要點:<br/>慢性胃炎患者應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規律飲食,以溫和、易消化的食物為...詳細»
- Q:
- A: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小腸及結直腸部位的出血,由多種疾病引發,如炎癥、腫瘤、血液疾病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br...詳細»
- Q:
- A:
成人大便有魚腥味可能與飲食不當、腸道感染、消化道出血、腸道菌群失調、腸道腫瘤等有關。若癥狀持續或伴有其他不適,應及時就醫。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詳細»
- Q:
- A:
脂肪肝發展至肝硬化的時間周期受多種因素影響,通常在不干預的情況下,可能需要數十年。脂肪肝初期若未得到控制,逐漸演變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最終可能導致肝纖維化...詳細»
- Q:
- A:
胃潰瘍大便黑色出血,可能與潰瘍面損傷血管、胃酸分泌過多、藥物刺激、不良飲食、幽門螺桿菌感染等有關。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詳細»
- Q:
- A:
胰腺炎早期癥狀多樣,包括腹痛、惡心、嘔吐、發熱、腹脹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br/>1.腹痛:多為上腹部持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