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升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科
擅長常見腫瘤的診斷以及以化學治療和生物靶向治療為主的腫瘤內科治療。
醫生介紹
醫療特長:
1986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從事腫瘤內科領域三十余年,是資深臨床腫瘤專家。擅長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等的診斷以及化學治療、分子靶向精準治療和免疫治療為主的腫瘤綜合治療。研究方向:肺癌、胃癌和肝癌化療、化療聯合靶向治療、化療聯合免疫治療以及同期化放療。
主要教育和工作經歷:
學習經歷:
1980.9~1986.6 中山醫科大學 本科
2003.9~2007.6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碩士研究生(腫瘤學方向) 導師:林桐榆
2009.9~2012.07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博士研究生(乳腺癌方向) 導師:王深明
工作經歷:
1986.7~2007.2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住院醫生、主治、副主任醫師
2002.11~2007.3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科副主任、科主任
2007.3~至今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科主任
社會兼職:
中國南方腫瘤臨床研究協會(CSWOG) 秘 書 長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腫瘤防治專委會 常務副主委
廣東省醫院協會腫瘤防治管理分子靶向專委會 主 委
廣東省抗癌協會化療專委會 副 主 委
廣州抗癌協會肝膽胰專委會 主 委
廣州抗癌協會化療專委會 副 主 委
論著:主要代表作有以下六篇
1)Downregulation of MicroRNA-644a Promotes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ggressiveness and Stem-cell-like Phenotype via Dysregulation of PITX2.
2) Zhang J X, Yun M, Xu Y, et al. GNA13 as a prognostic factor and mediator of gastric cancer progression[J]. Oncotarget, 2015.
3) Chen C, Sun P, Rong J, et al. Short Course Rad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ocalized Rectal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cientific Reports, 2015,5:10953.
4) Yun M, Bai H, Zhang J, et al. ULK1: A Promising Biomarker in Predicting Poor Prognosis and Therapeutic Response in Human Nasopharygeal Carcinoma[J]. PLOS ONE, 2015,10(2):e117375.
5) Chen C, Sun P, Dai Q S, et al. The Glasgow Prognostic Score predicts poor survival in cisplatin-based treated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 PLoS One, 2014,9(11):e112581.
6) Ouyang M, Li Y, Ye S, et al. MicroRNA profiling implies new markers of chemoresistance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J]. PLoS One, 2014,9(5):e96228.
專著:
(1) 《惡性淋巴瘤診斷治療學》---編委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2) 《胰腺癌臨床實踐---爭論與共識》---編委
出版社:廣東科技出版社
(3) 《實用胃腸惡性腫瘤診療學》---編委
出版社: 廣東科技出版社
(4) 《全國縣級醫院腫瘤學手冊》-主編秘書單位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5) 《腫瘤分子靶向診療學》 -副主編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其他主要工作成績(比如獲獎情況):
在臨床醫療工作中,按照最新進展開展規范化診療,在精準醫學時代,力求做到對每位病患提供高水平治療。 善于利用了高水平大型綜合醫院的優勢,經常為疑難重癥患者組織多學科(MDT)協作會診,為疑難重癥患者制定個體化診治方案, 疑難病人的診治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積極
參加醫院其他科室腫瘤患者的MDT會診,為大量疑難病例提供最優診治措施。
作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科主任帶領腫瘤科成功申報“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以及廣東省重點專科
定期組織及主辦廣東省醫院協會分子靶向專業委員會年會、廣州市抗癌協會消化腫瘤大會、第一屆肺胃腸腫瘤高峰論壇等學術會議,在學術上影響力穩步提升,反響熱烈。定期舉辦關于腫瘤篩查與防治、姑息與康復等相關知識的宣教講座,深受病人和家屬們的一致好評,全年病人滿意度達100%。積極參與干部保健工作和國家醫療隊義診及授課工作并獲得極高的評價,在2016年被評為“優秀保健工作者”。
積極開展最新臨床試驗研究,發起并牽頭順鉑聯合多西紫杉醇+/-西妥昔單抗誘導化療后予同期放化療治療初治遠處轉移性鼻咽癌的前瞻性III期多中心隨機臨床研究,參與阿瑞匹坦在中國預防高度致吐性化療誘發的惡心和嘔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IV期臨床研究。
科研基金:
2010年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非小細胞肺癌血清新型生物標記的篩選與鑒定 ”(主持)
2013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 “ MiRNA-124a對胃癌細胞EMT與復發轉移的初步研究”(主持)
2014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中AQP1抗體的檢測及其與預后的關系” (主持)
詳細»- Q:
- A:
胸腺瘤的嚴重性受瘤體大小、病理類型、癥狀表現、是否轉移、患者身體狀況等影響。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br/...詳細»
- Q:
- A:
顱內腫瘤能否不手術痊愈且無癌細胞殘留,取決于腫瘤性質、大小、位置、患者身體狀況及治療方法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詳細»
- Q:
- A:
血壓正常,核磁共振頭部也正常,血糖血脂都正常詳細»
- Q:
- A:
直腸癌晚期無法手術時,仍有多種治療方法可選擇,以控制病情、緩解癥狀、延長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質量。同時需注意定期復查和監測病情變化。建議患者到腫瘤科或腫瘤專科醫...詳細»
- Q:
- A:
CA724是一種腫瘤標志物,正常血清含量較低,一般<6U/mL。您的檢測值為20.71,可能提示身體存在某些異常,但不一定就是腫瘤。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詳細»
- Q:
- A:
食管癌晚期病情較為復雜,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腫瘤擴散程度、患者身體狀況、治療方式、心理狀態、護理情況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詳細»
- Q:
- A:
低級別子宮內膜間質肉瘤是婦科惡性腫瘤,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化療等。治療方案取決于病情、有無高危因素等。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詳細»
- Q:
- A:
胃癌患者出現腹水,處理方法包括評估腹水情況、腹腔引流、明確病因、灌注治療、藥物控制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詳細»
- Q:
- A:
乳腺肉瘤的診斷依靠臨床癥狀及多種檢查,包括乳房腫塊表現、超聲、鉬靶、磁共振及病理學檢查。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詳細»
- Q:
- A:
天生胸腺瘤能否治好,受腫瘤分期、治療方式、術后護理、患者體質、腫瘤位置等影響。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br/...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