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 A:
人輪狀病毒性腸炎在臨床上表現多種多樣,從無癥狀的隱性感染、輕微發(fā)病到嚴重時發(fā)生致命性胃腸炎、脫水及電解質平衡失調。嬰幼兒輪狀病毒腹瀉潛伏期1~3日。急性起病...詳細 »
- Q:
- A:
新生兒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宮內感染HSV可引起流產,死產,或出生時即有皮膚皰疹,結痂,小眼球,角膜結膜炎,視網膜脈絡膜炎,小頭畸形,腦積水,顱內鈣化及肝,脾腫...詳細 »
- Q:
- A:
病程為1—10日,能與其他呼吸道病毒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輪狀病毒、人類博卡病毒、間質肺病毒等共同感染人體,但不會加重病情。主要為以下幾種臨床表現:1.細支氣...詳細 »
- Q:
- A:
1、急性胃腸炎:潛伏期約1~2天,癥狀多較輕,低熱或不發(fā)熱,腹瀉呈水樣稀便,有腹痛而無里急后重,個別患者腹瀉嚴重類似霍亂。2歲以下兒童可表現為痢疾樣癥狀。大...詳細 »
- Q:
- A:
主訴:妊娠合并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患者常出現尿頻、尿急、尿痛,偶有發(fā)熱、黏液膿性分泌物出現。臨床表現:(一)主要癥狀1.宮頸炎和子宮內膜炎孕婦患生殖道衣原體...詳細 »
- Q:
- A:
(1)囊袋感染為起搏器術后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生率為2%~19%。臨床表現為局部組織紅腫、有膿性分泌物,嚴重時出現皮膚破潰、起搏脈沖發(fā)生器外露,甚至引起敗血...詳細 »
- Q:
- A:
咽旁間隙感染的局部癥狀主要表現為咽側壁紅腫、腭扁桃體腫大,腫脹可波及同側軟腭、舌腭弓和咽腭弓,懸雍垂被推向健側。如伴有翼下頜間隙、頜下間隙炎癥,則咽側及頸上...詳細 »
- Q:
- A:
受感染的患者在皮膚上發(fā)生癤、癰、麥粒腫、多發(fā)且病情頑固的毛囊炎等,在口腔部位經常出現“鵝口瘡,容易發(fā)生手癬、體癬、股癬、足癬等癬病。較嚴重者由于細菌進入皮膚...詳細 »
- Q:
- A:
新生兒急性感染性腹瀉的癥狀:感染可引起突發(fā)的腹瀉、嘔吐、血便、發(fā)熱、食欲不振和乏力,腹瀉常伴脫水。輕度脫水,患兒僅有口唇干燥;中度脫水,患兒皮膚彈性差,眼眶...詳細 »
- Q:
- A:
臨床表現1.舌下間隙感染通常發(fā)生在拔牙3~4天后,原發(fā)灶附近的口腔組織局部疼痛和觸痛明顯,并漸出現口底部腫脹,腫脹可擴展至舌,將舌推向上方。頜下間隙感染的癥...詳細 »
- Q:
- A:
1.病史急性起病。2.癥狀心前區(qū)疼痛,以急性非特異性心包炎最為顯著。呼吸困難是心包積液時最突出的癥狀。其他如發(fā)熱、干咳、食欲不振等。3.體征心包摩擦音是纖維...詳細 »
- Q:
- A:
大部分感染發(fā)生在術后幾個月內,最早可出現于術后兩周,也有晚至幾年才出現。1.發(fā)生早期感染者,術后3天體溫不僅不恢復,反而升高。關節(jié)疼痛不僅不漸減輕,反而漸漸...詳細 »
- Q:
- A:
新生兒衣原體感染的臨床表現:新生兒衣原體感染可表現為早產、宮內發(fā)育遲緩、甚至死胎。結膜炎和肺炎最常見,還可引起中耳炎、鼻咽炎及女嬰陰道炎等。衣原體結膜炎一般...詳細 »
- Q:
- A:
臨床表現:本病病情輕重不一,多為無癥狀帶菌者和上呼吸道感染者,腦膜炎球菌感染臨床上分為普通型、暴發(fā)型和混合型。一普通型:最常見,腦膜炎球菌感染的表現為:1....詳細 »
- Q:
- A:
您好:潛伏期3周到8個月,平均3個月,多見于性活躍的青、中年男女,發(fā)病高峰年齡為20-25歲,病程平均在3-5個月的男女患者,在性接觸后不久即發(fā)病,而病程平...詳細 »
- Q:
- A:
臨床表現亞急性心內膜炎多數起病緩慢。其臨床表現可歸納為三個方面。1.全身性感染的表現可有畏寒、發(fā)熱、乏力、出汗、食欲不振,體重減輕,關節(jié)肌肉疼痛,進行性貧血...詳細 »
- Q:
- A:
妊娠合并水痘患者病情較一般水痘患者嚴重,病毒可經胎盤感染胎兒,新生兒可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先天性水痘綜合征。1、先天胎兒畸形和先天性水痘綜合征:在妊娠8-20周患...詳細 »
- Q:
- A:
臨床表現:潛伏期因病原體而異:—般2小時~10天。副溶血弧菌為2~48小時,沙門氏菌為7~72小時,彎曲菌3~5天,致病性大腸桿菌2~5天,產毒性大腸桿菌1...詳細 »
- Q:
- A:
臨床表現:B19感染具有下列臨床特點:①微小病毒819感染的臨床表現譜復雜,易與多種疾病相混淆;②可呈流行性,在家庭和托幼機構、小學中局部流行;③微小病毒8...詳細 »
- Q:
- A:
骨髓移植后BK多瘤病毒引起膀胱炎多數發(fā)生在骨髓移植后24—50日,表現為無痛性血尿,輕中重度都可以發(fā)生,重度膀胱炎可引起嚴重性血尿和復發(fā)性凝血塊引起尿潴留和...詳細 »
- Q:
- A:
人冠狀病毒感染:臨床上,多數冠狀病毒引起輕度和自愈性疾病,但少數可有神經系統并發(fā)癥。根據志愿者試驗,冠狀病毒的潛伏期一般為2~5日,平均為3日。典型人呼吸道...詳細 »
- Q:
- A:
繼發(fā)性縱隔感染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發(fā)熱、疼痛和膿性分泌。病人術后體溫不退,一星期內上升至39℃以上或消退后又上升。于弛張高熱前,尚有寒戰(zhàn)。切口疼痛加劇,最后在局...詳細 »
- Q:
- A:
1.敗血癥:高熱前常有劇烈寒戰(zhàn),由于致病菌持續(xù)存在于血液中,體溫每日波動不大,約0.5-1℃,呈稽留熱型。眼結膜、粘膜和皮膚出現瘀血點。血培養(yǎng)經常陽性,但由...詳細 »
- Q:
- A:
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的臨床表現:1.原發(fā)性感染由有莢膜的毒力株引起急性化膿性感染,如化膿性腦膜炎、鼻咽炎、會厭炎、化膿性關節(jié)炎和心包炎,以小兒多見。本菌引起的急...詳細 »
- Q:
- A:
1.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有尿急、尿頻、尿道燒灼感、尿痛、排尿困難和尿道出現分泌物。尿道外口紅腫,沿尿道可有壓痛。尿中有多量紅、白細胞;尿道分泌物涂片檢查...詳細 »
- Q:
- A:
新生兒感染的臨床表現:新生兒感染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不同病原體可呈現相同的癥狀。新生兒感染時各系統的臨床表現如下:1.新生兒感染的一般癥狀發(fā)熱、低體溫、精神...詳細 »
- Q:
- A:
小兒感染性心內膜炎可由細菌、霉菌、立克次氏體及病毒致病。臨床主要可見三大類癥狀,即全身感染癥狀、心臟癥狀、栓塞及血管癥狀。不僅可以見到發(fā)熱,而且還以發(fā)熱為最...詳細 »
- Q:
- A:
1.癥狀典型癥狀表現為寒戰(zhàn)、高熱、煩躁不安,常取俯臥位,有瀕死感。主訴胸骨后劇烈疼痛,深呼吸或咳嗽時加重,麻醉性鎮(zhèn)痛藥也不能緩解。疼痛可放射至頸部和耳后。整...詳細 »
- Q:
- A:
臨床表現:臨床表現輕重不一,主要分以下3型。(一)胃腸炎型臨床癥狀為惡心、嘔吐、臍周痛和右下腹痛,出現嚴重的水樣腹瀉,可出現痢疾樣粘液血便。多有中-高度發(fā)熱...詳細 »
- Q:
- A:
可分為原發(fā)型和繼發(fā)型單純皰疹1.原發(fā)型指首次感染HSV者。一般潛伏期為2~12天,平均6天。臨床可有以下幾種類型:(1)隱性或亞臨床感染(2)皰疹性齦口炎:...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