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球”大小肉瘤包繞血管 中山七院為男子“搶”回生命
44歲男子肚子里長了一個“橄欖球”大小肉瘤,累及周邊多個組織器官且包繞了重要血管,多家醫院認為其“不適合手術”。近日,中山七院何裕隆教授團隊經過8個多小時的手術,成功為男子實施腹膜后巨大腫物切除術,為他“搶”回生命。
林先生今年4月份起逐漸感覺右側腹部點悶脹,躺著的時候目測右邊肚子比左邊的肚子稍高。在粵東當地醫院做了腹部CT,竟然發現肚子里長了一個大腫物。當地醫院推薦到廣州的大醫院作進一步檢查治療。在廣州,林先生做了PET-CT,發現腫物已長到12.88×11.48×17.15厘米大小,進一步檢查了病理,診斷為去分化脂肪肉瘤。
4月份CT檢查發現巨大腫物,右腎受擠壓
去分化脂肪肉瘤是一種高度惡性的腫瘤,手術是主要治療手段。但是林先生的情況非常特殊,他體內的腫物呈馬蹄形,腫物大小約30×19×15厘米,腫瘤周邊血供非常豐富,稍有不慎很可能危及生命。由于手術風險太大,林先生輾轉多家醫院,得到的答復都是“不適合手術”。
看著腫瘤一天天長大,林先生和家屬都心急如焚。5月底,他的右腹部已經明顯隆起,摸起來硬邦邦的,同時出現了腹部脹痛、食欲下降、排便困難等壓迫癥狀。不手術就意味著徹底放棄!通過多方打聽,林先生抱著一絲希望找到中山七院何裕隆教授。
在中山七院,醫院組織了輸血科、普外科、麻醉科、脊柱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ICU等多學科會診,結論是:“風險確實非常大!”
“如果我們不為他做手術的話,腫瘤可能會很快危及生命!”何裕隆教授說。最終,何裕隆教授團隊決定為患者實施手術,并做好了人工血管吻合、切除右腎并做自體移植等手術預案,進行大量備血。
術后復查腫物切除干凈,右腎回到生理位置
經過精心準備,6月4日,何裕隆教授團隊為患者進行了手術。術中首先考慮保留包裹的右腎。手術團隊從腫物內下方入路,沿包膜將右腎游離出來,所幸包膜分界清晰,未受腫物侵犯。右腎順利分離并進行保護。
最關鍵的一步——分離下腔靜脈、右腎動靜脈及為腫瘤供血的血管。下腔靜脈在腫物內側、脊柱旁,由于腫物巨大,手術視野非常局限,周邊又有大量的血管、神經等重要組織,每一次分離、切割都要小心翼翼!
接著,要分離腫物侵犯的組織,切除部分右側膈肌、腰大肌、腰方肌。此時腫物已經分離完畢,通過結扎血管,將腫物大部分切除。
切除大部分腫物后,手術團隊發現下腔靜脈旁有殘余腫物。“我們對下腔靜脈進行短暫的阻斷,切除了殘余腫瘤后,又對下腔靜脈進行修補重建。”何裕隆教授介紹。最后,手術團隊繼續使用溫蒸餾水1000ml沖洗創面并吸凈,徹底止血,同時將右腎置于正常生理部位固定。
從上午9點到下午5點半,手術整整持續了8個半小時,在池信錦、吳昌彬麻醉團隊的密切配合下,術中患者生命體征保持平穩。
術后,經過短暫的ICU監護和近1個月治療恢復,林先生能夠正常飲食,身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下肢感覺、運動功能未受到任何影響,出院復查CT顯示右腎回到正常生理位置,腫物徹底切除干凈,康復出院。出院前,林先生向何裕隆教授團隊送來了錦旗,并再三感謝!
出院前,患者送來錦旗
何裕隆教授介紹,中山七院作為中山大學直屬附屬醫院,從設立之日起就被定位為建設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承接疑難危重癥是重要任務之一。開業一年到現在,醫院收治住院病人超過15000人次,開展各類手術4800余臺,三四級疑難手術占比6成,疑難危重收治率達61.46%。不僅創造了“深圳速度”,也體現了“中大水平”。“我們要把中山醫高水平醫療的平移到深圳,讓深圳市民大病不出深圳。”何裕隆教授說。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劉志玲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睪丸癌的腫塊通常在何處,質地怎樣?
2024-10-20男朋友爸爸胃癌晚期報告看不懂,求解釋
2024-10-20睪丸癌從初期發展到晚期通常需要多久?
2024-10-20甲狀腺癌手術后病人的預后情況如何?
2024-10-20嬰兒淋巴管瘤是怎樣形成的及如何治療
2024-10-20如何判斷是否為外陰腫瘤
2024-10-20口咽部腫瘤患者的飲食選擇有哪些?
2024-10-20患有小葉增生和纖維瘤能否食用阿膠?
2024-10-20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