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國華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6 個月寶寶的智力測試可以通過觀察大運動、精細動作、適應能力、語言能力和社交行為等方面來進行,比如能否獨坐、抓握小物品、對新環境的適應等。 1.大運動:觀察寶寶是否能獨自坐穩,是否會翻身打滾。如果寶寶還不能獨坐,可能需要加強鍛煉。 2.精細動作:看寶寶能否用拇指和食指捏取小物品,能否主動伸手抓握玩具。 3.適應能力:比如給寶寶展示新的玩具或物品,觀察其反應,能否較快適應新環境。 4.語言能力:注意寶寶是否會發出咿呀聲,能否模仿簡單的聲音。 5.社交行為:看寶寶見到陌生人時的反應,是否會對他人的逗弄做出回應。 總之,寶寶的智力發育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家長不必過于緊張測試結果。如果對寶寶的智力發育有疑慮,可咨詢專業醫生。
2024-12-18 02: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在心理測試中,產生最早的并且應用最廣泛的就是智力測驗了。智力測驗的目的在于測量智力的高低。它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使用特定的標準化的測驗量表對被試施加刺激、從被試的一定反應中測量其智力的高低。從1905年世界上第一套正式使用的智力量表誕生以來,智商測驗經歷了比奈-西蒙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韋克斯勒智力量表、考夫曼智力量表等一系列著名量表為標志的各個階段。 這里要和你說明的是,在許多場合下人們看到的所謂智力測驗并不是心理學上所指的智力測驗,如電視、雜志上的所謂智力測驗只是屬于智力游戲、動腦筋練習、比賽或娛樂。我們所說的智力測驗有2個含義:一是指實施智力測驗必須采用標準化的測量工具或標準化的量表,二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使用量表對被試進行測試或測量的過程。 下面給你介紹幾套智力量表 一、比奈-西蒙量表: 共有30個測驗項目,涵蓋記憶、注意、理解和推理能力等方面,主要以16歲以下兒童為對象。 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共15個分測驗:1、詞匯分測驗,2、珠子記憶分測驗,3、算術分測驗,4、語句記憶分測驗,5、圖形(形態)分析分測驗,6、理解分測驗,7、謬誤分測驗,8、數字記憶分測驗,9、仿造與仿畫分測驗,10、物品記憶分測驗,11、矩陣分測驗,12、數列分測驗,13、折紙與剪紙分測驗,14、語文關系分測驗,15、等式分測驗。 三、韋克斯勒智力量表 有不同的版本適合不同年齡階段。共12個分測驗:1、常識分測驗,2、類同分測驗,3、算術分測驗,4、詞匯分測驗,5、理解分測驗,6、數字廣度測驗,7、填圖分測驗,8、排列分測驗,9、積木分測驗,10、拼圖分測驗,11、譯碼分測驗,12、迷津分測驗。 四、瑞文測驗 瑞文測驗聯合型是一種非文字的智力測驗,主要用來測驗一個的觀察力及清晰思維的能力。
2013-12-20 07:2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智力檢測需要孩子能夠配合著進行的時候才可以進行,6個月大的孩子根本不會配合大人的指令,所以是沒有辦法進行智力檢測的。6個月大的孩子是沒有辦法進行智力檢測的,但是可以通過一些別的方面來觀察,例如六個月大的孩子能夠對聲音進行分辨,同時會對父母親有天然的好感等等,但這些都因人而異不能作為判斷智力的標準。
2013-12-17 21: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智能障礙? 人的智能有高低之分,這是因為個體的遺傳素質和后天的教育環境與社會實踐不同的結果。遺傳賦予個體智能發展的潛在可能性,但智能的實際發展和有效地發揮則依賴于個體的教育與學習,依賴于個體的主觀努力與實踐。由于先天稟賦的差異,所以有些個體從小就表現出優異的智慧,的些被稱為“神童”。如果個體有健全的遺傳素質,但沒有學習和訓練,或者處于環境剝奪的情況之下,那么,智能就不能得到實際的發展。有些即使幼年被視為“神童”后來卻未見預期的發展,或許就是這個緣故。智能障礙(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disorder)是指在智力能力功能和適應行為方面發生存在實質性限制的一種障礙。主要表現在概念、社交和應用的適應能力方面(美國AAMR2002年智能障礙定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