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頸部淋巴結核常見癥狀包括淋巴結腫大、疼痛、低熱、盜汗、乏力等。 1.淋巴結腫大:多表現為頸部單側或雙側多個淋巴結腫大,質地較硬,可活動或粘連。 2.疼痛:初期可能無明顯疼痛,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疼痛,尤其在按壓或合并感染時。 3.低熱:體溫常維持在 37.3 - 38℃之間,午后或夜間較為明顯。 4.盜汗:入睡后出汗,醒后汗止。 5.乏力:感到全身無力,精神不佳,容易疲勞。 6.皮膚改變:部分患者淋巴結周圍皮膚發紅、發熱。 7.其他:還可能有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等癥狀。 總之,頸部淋巴結核的癥狀多樣,如果發現頸部淋巴結異常,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結核菌素試驗、淋巴結穿刺活檢等,以明確診斷,并采取規范的抗結核治療。常用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需注意遵醫囑用藥。
2024-12-18 09: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旭 醫師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在頸部一側或雙側長出疙瘩,逐漸長大,不痛不癢,推入滑動,無明顯壓痛,如身體低抗力低,則逐漸增大,皮膚發變紫,最終破潰、流水樣膿液并排出黃濁樣干酪樣物,而中醫稱之謂“老鼠瘡”反復潰爛。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熱、盜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癥狀。
2014-01-06 23: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業娟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 頸部淋巴結結核中醫稱為“瘰疬”,多見于兒童和青年人。結核桿菌大多經扁桃體、齲齒侵入,少數繼發于肺或支氣管的結核病變。但只有在人體抗病能力低下時,才能引起發病。病期常為1~3月或更長。呈多顆淋巴結腫大、散在性、可推動。隨疾病發展可融合成團塊、固定、不能推動,最后干酪樣壞死,形成寒性膿腫,破潰后形成慢性竇道。胸部X光片可能顯示結核病灶。有明顯的淋巴結周圍炎,明顯的疼痛及壓痛,活動受限,中心部開始變軟,如以有效的抗結核藥物可使病變趨向增生、鈣化、結疤。 個別病人在服用抗結核藥物后,可能出現一些副作用,如食欲減退、頭暈耳鳴、關節疼痛皮膚瘙癢不良反應時,一旦出現要及時就診。祝你健康!
2014-01-06 08: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