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傳波 副主任醫師
臨沂靜脈曲張醫院
其他
眼科
-
8 個月寶寶中性粒細胞 0.19 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病毒感染、藥物影響、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先天性粒細胞減少等。 1. 病毒感染:常見的如流感病毒、巨細胞病毒等感染,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治療以抗病毒為主,如利巴韋林、阿昔洛韋、更昔洛韋等。 2. 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抗生素、抗癲癇藥等可能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需停用可疑藥物,并密切觀察。 3.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抗體攻擊造血細胞。治療需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硫唑嘌呤等。 4. 血液系統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需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可能會用到促造血藥物,如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 5. 先天性粒細胞減少:屬于遺傳因素導致。可能需要長期監測和支持治療。 寶寶中性粒細胞減少需要引起重視,家長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024-12-18 12:0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傳波 副主任醫師
臨沂靜脈曲張醫院
其他
眼科
-
1)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 2)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 3)慢性理化損傷、機體長期接觸鉛、汞、苯等;某些藥物如氯霉素、合霉素;長期接受放射線及放化療患者;
2014-05-16 09: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中性粒細胞增多? 中性粒細胞增多定又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個標準差以上,年齡大于1個月的兒童和各年齡組成人中性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計數大于7.5×10^9/L ,小于1個月的嬰兒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