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胡民主 副主任醫師
南京市六合區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吃完飯吃水果不一定會導致糖尿病,但如果長期過量食用或存在其他不良生活習慣,會增加患病風險。這與個人的體質、飲食結構、運動量、遺傳因素、代謝能力等有關。 1. 體質:不同人的胰島素敏感性和代謝能力不同。有些人天生胰島素抵抗較強,血糖調節能力差,飯后吃水果可能更易影響血糖。 2. 飲食結構:若整體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過高,再加上飯后水果的糖分攝入,易使血糖升高。 3. 運動量:缺乏運動,身體對血糖的利用不足,飯后吃水果可能加重血糖負擔。 4. 遺傳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本身患病風險較高,飲食不注意更易發病。 5. 代謝能力:年齡增長、肥胖等會導致代謝能力下降,影響血糖調節。 總之,飯后適量吃水果一般不會直接導致糖尿病,但要注意選擇低糖水果,控制攝入量,并結合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等,以維持血糖穩定。若有糖尿病疑慮,應及時就醫檢查。
2024-12-18 05:1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陸雪松 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康復醫學科
-
最佳的吃水果的時間是飯前一小時和飯后2個小時。這時胃腸較空,水果中的維生素C及其他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在空腹時能較短時間內通過胃到達小腸,利于吸收,還能避免脹氣感。不同人的個體差異很大,不能一概而論。對于原來就血糖較高或者糖尿病人,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熱量和糖分的“總量控制”。如果想吃水果的話,就要少吃些飯菜,吃水果時最好挑偏“青”點的,“生”點的,沒熟透的,這樣的水果口感也還不錯,但含糖量會相對少一些
2013-06-19 18:1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