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笑書 醫師
邢臺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肝胃不和與脾胃虛寒在病因、癥狀、舌象脈象、治療原則、常用藥物等方面存在差異。 1.病因:肝胃不和多因情志不舒、肝氣郁結犯胃所致;脾胃虛寒常由脾胃陽氣虛衰、過食生冷等引起。 2.癥狀:肝胃不和表現為胃脘脹痛、噯氣、吞酸等;脾胃虛寒常見胃脘隱痛、喜溫喜按、大便溏薄。 3.舌象脈象:肝胃不和者舌苔薄白,脈弦;脾胃虛寒者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 4.治療原則:肝胃不和以疏肝和胃為主;脾胃虛寒著重溫中健脾。 5.常用藥物:肝胃不和可用舒肝和胃丸、氣滯胃痛顆粒、胃蘇顆粒;脾胃虛寒可服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小建中合劑。 總之,區分肝胃不和與脾胃虛寒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若有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診斷和治療。
2024-12-17 21:0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桂芳 主治醫師
常州割包皮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肝胃不和:因情緒不好而加重癥狀。伴有善太息,兩脅漲痛,痛無定處,呃逆,吐酸,咽干口苦,胃漲痛,生氣時加重。脈炫。脾胃虛寒,時間長,隨遇寒食生冷加重,胃陰痛,得熱則減,伴腹瀉便溏,納差,周身乏力等,脈弱。
2013-12-16 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