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培培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尿素氮偏低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飲食因素、肝腎功能異常、蛋白質攝入不足、懷孕以及某些疾病的影響等。 1. 飲食因素:長期素食或飲食不均衡,導致蛋白質攝入過少,可能引起尿素氮偏低。應調整飲食結構,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如瘦肉、魚類、蛋類、豆類等。 2. 肝腎功能異常:肝臟疾病如肝硬化,腎臟疾病如急性腎小管壞死早期,可能影響尿素氮代謝。需要進一步檢查肝功能、腎功能,明確病因,并進行相應治療。 3. 蛋白質攝入不足:長期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入嚴重缺乏。要改善營養狀況,保證充足的蛋白質供應。 4. 懷孕:孕期女性身體代謝發生變化,可能出現尿素氮偏低。一般無需特殊處理,定期產檢監測即可。 5. 其他疾病:某些消耗性疾病,如惡性腫瘤、重癥結核等,也可能導致尿素氮偏低。需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總之,尿素氮偏低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果發現尿素氮偏低,應及時就醫,完善相關檢查,明確原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相應的措施。
2024-12-17 22:4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松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血尿素氮------腎功能主要指標之一 。所以尿素氮的變化對非蛋白氮數值的影響較大。臨床上常選用尿素氮的檢測來代替非蛋白氮的測定。 尿素氮是人體蛋白質代謝的主要終末產物。氨基酸脫氨基產生NH3,和C02,兩者在肝臟中合成尿素,每克蛋白質代謝產生尿素0.3g。尿素中氮含量為28/60,幾乎達一半。通常腎臟為排泄尿素的主要器官,尿素從腎小球濾過后在各段小管均可重吸收,但腎小管內尿流速越快重吸收越少,也即達到了最大清除率。和血肌酐一樣,在腎功能損害早期,血尿素氮可在正常范圍。當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時,血尿素氮的濃度才迅速升高。正常情況下,血尿素氮與肌酐之比(BUN/Scr)值約為10,高蛋白飲食、高分解代謝狀態、缺水、腎缺血、血容量不足及某些急性腎小球腎炎,均可使比值增高,甚至可達20~30;而低蛋白飲食,肝疾病常使比值降低,此時可稱為低氮質血癥。 臨床意義: 增高: 1、腎性增高見于急性腎炎、慢性腎炎、中毒性腎炎、嚴重腎盂腎炎、腎結核、腎血管硬化癥、先天性多囊腎和腎腫瘤等引起的腎功能障礙。 血尿素氮高,尤其對尿毒癥的診斷有特殊價值,其增高程度與病情嚴重性成正比,如腎功能不全氮質血癥期血尿素氮超過9mmol/L,至尿毒癥期B血尿素氮(BUN)可超過20mmol/L,有助于病情的估計。 2、腎前性增高見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燒傷、休克、消化道大出血、脫水、嚴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肝腎綜合征等。 3、腎后性增高見于因尿路梗阻增加腎組織壓力,使腎小球濾過壓降低時,如前列腺肥大、腫瘤壓迫所致的尿道梗阻或兩側輸尿管結石等。 降低: 血尿素氮低對于臨床診斷意義較小,偶見于急性肝萎縮、中毒性肝炎、類脂質腎病等。 不放心做個復檢。
2014-01-01 10: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