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建磊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腳崴了疼痛且無法走路,可能是軟組織損傷、韌帶拉傷、骨折、關節脫位、血管神經損傷等原因造成的。 1.軟組織損傷:崴腳后局部軟組織受到外力沖擊,出現腫脹、疼痛。應立即休息,抬高患肢,冰敷受傷部位。 2.韌帶拉傷:韌帶受到過度牽拉,導致疼痛和活動受限。需制動休息,佩戴支具保護。 3.骨折:骨頭連續性中斷,疼痛劇烈,可能有畸形、骨擦音等。應盡快就醫,進行 X 光等檢查,根據骨折情況選擇保守治療或手術。 4.關節脫位: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系,疼痛明顯。需手法復位或手術復位。 5.血管神經損傷:可能出現麻木、感覺異常、血運障礙等。要及時診斷和處理。 腳崴后要重視,及時采取正確的處理方法。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盡快到正規醫院的骨科就診,以便明確診斷,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2-19 02:4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建磊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這種情況建議你可以口服些活血藥物治療。如:三七傷片和舒筋活血片治療。局部熱敷一下,然后用紅花油涂抹,適當按摩。
2014-06-01 20: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踝扭傷? 踝扭傷是常見的骨科外傷疾病,扭傷時,在外跟前下方或下方可出現疼痛和腫脹,甚至出現淤斑,此時只能做足外翻,踝扭傷輕者韌帶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則完全斷裂,并有踝關節半脫位和骨折脫位。踝外側分別由三個韌帶固定,它們分別是前距外側韌帶,腓跟韌帶和后距腓韌帶,腓跟韌帶是因前距腓韌帶斷裂而出現分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