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榮偉 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喉科
-
脾虛肝火旺和經絡不通是中醫常見的證候,可通過中藥調理。調理時需綜合考慮個體差異、癥狀輕重等。常用的藥物有龍膽瀉肝丸、逍遙丸、歸脾丸、知柏地黃丸、木香順氣丸等。 1.龍膽瀉肝丸:具有清肝膽、利濕熱的作用。適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頭暈目赤、耳鳴耳聾等癥狀。 2.逍遙丸:有疏肝健脾、養血調經的功效。對肝郁脾虛所致的郁悶不舒、胸脅脹痛等有改善作用。 3.歸脾丸:能益氣健脾、養血安神。用于心脾兩虛引起的氣短心悸、失眠多夢等。 4.知柏地黃丸:滋陰清熱,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等。 5.木香順氣丸:行氣化濕,健脾和胃。可緩解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悶等。 需要注意的是,用藥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不可自行用藥。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情緒狀態,也有助于改善癥狀。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2024-12-19 00: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榮偉 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喉科
-
吃藥只是一方面,關鍵平時調理也很重要。飲食上吃點牛羊肉等高卡路里的食物。可以考慮經常按摩,促進血液循環。經常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另外每天可以泡泡腳。
2014-03-11 17: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