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色素性皮損及其常見疾病類型
你好,色素性皮損是指:由色素減少或增多引起的皮膚顏色改變,稱為色素性皮膚病。色素減少的疾病是由黑色素缺乏所致,全身或局部皮膚變白,如白癜風;由色素增多或痣細胞增多引起的稱黑色素疾病,如雀斑或色素痣。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色素性皮損是指因色素減少或增多導致的皮膚顏色改變。常見的色素性皮損疾病包括白癜風、雀斑、色素痣等。其發病機制復雜,受多種因素影響。 1.白癜風:是由于黑色素細胞破壞,黑色素生成減少所致。表現為皮膚出現界限清楚的白斑,可發生于全身各處。治療方法包括外用糖皮質激素、光療等。 2.雀斑:多與遺傳和紫外線照射有關,常見于面部。表現為淡褐色至深褐色斑點。治療可選擇激光、化學剝脫等。 3.色素痣:由痣細胞增多引起,可先天存在或后天發生。一般為黑色或褐色的丘疹或結節。較小的色素痣可觀察,較大或有惡變傾向的需手術切除。 4.黃褐斑:與內分泌失調、妊娠、日曬等有關,多見于中青年女性面部。表現為對稱性的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片。治療有外用藥物、口服藥物等。 5.太田痣:屬于先天性真皮黑素細胞增多癥,多在出生時或青春期發病。表現為眼周、顴部等部位的藍灰色斑片。可通過激光治療改善。 色素性皮損疾病種類多樣,對患者容貌可能產生影響。一旦發現,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明確診斷,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4-12-18 21: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