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發性與特發性肌張力障礙的病理改變有何不同
你好,可能與遺傳有關繼發性肌張力障礙常是基底核丘腦及腦干網狀結構等病變的癥候,特發性扭轉痙攣可見非特異性病理改變,包括殼核丘腦及尾狀核小神經元變性,基底核脂質及脂色素增多。繼發性扭轉痙攣病理學特征隨原發病不同而異,痙攣性斜頸,書寫痙攣和職業性痙攣等局限性肌張力障礙無特異性病理改變。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繼發性與特發性肌張力障礙在病理改變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包括病變部位、神經元狀態、基底核情況等。 1.病變部位:繼發性肌張力障礙常由基底核、丘腦及腦干網狀結構等病變引起;特發性扭轉痙攣的病變部位尚不明確。 2.神經元變性:特發性扭轉痙攣可見殼核、丘腦及尾狀核小神經元變性;繼發性扭轉痙攣的神經元變性取決于原發病。 3.基底核脂質及脂色素:特發性扭轉痙攣一般無基底核脂質及脂色素增多;繼發性扭轉痙攣則隨原發病而變化。 4.局限性肌張力障礙:痙攣性斜頸、書寫痙攣和職業性痙攣等局限性肌張力障礙無特異性病理改變;繼發性則因原發病而異。 5.原發病影響:不同的原發病導致繼發性扭轉痙攣的病理學特征各不相同。 總之,了解繼發性與特發性肌張力障礙的病理改變差異,有助于更準確地診斷和治療相關疾病。
2024-12-19 00: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