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性接觸傳染的一種尿道炎,但在尿道分泌物中查不到淋球菌。女性還有子宮頸炎等生殖道的炎癥。病原體多為衣原體,支原體、滴蟲、皰疹病毒、念球菌、而衣原體、支原體的感染占80%以上。尿道炎可分為兩類,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前者是指淋病雙球菌致成的尿道炎,也秒為特異性尿道炎。而后者則指的是淋病雙球菌以外的其它微生物所致的尿道炎,也稱為非特異性尿道炎。這類尿道炎中,已知其病原體的,則稱為真菌性尿道炎和滴蟲性尿道炎等,而不再包括在非淋菌性或非特異性尿道炎之內。目前,通常被稱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是指衣原體(占40%-50%)、支原體(占20%-30%)及一些尚不明致病病原體的尿道炎。 二、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體 非特異性尿道炎與淋病一樣,也多發生于青年性旺盛期,25歲以下占60%。60年代以來非特異性尿道炎發病率驟增,在歐美已超過淋病居性傳播疾患發病率的首位。80年代美國每年新發生的病例達300-1000萬人。 (一)衣原體 根據許多國家報告,NGU中30%-50%,淋病病人中20%和性活動強但無尿道炎癥狀的人中0.5%,以目前常用的培養方法,尿道分泌物可培養出衣原體。女性病人因多數無癥狀或僅表現為白帶增多等婦科癥狀,難以確定其發病率,有人估計女性病人可能為男性的4倍。 衣原體是一種寄附于腺上皮細胞胞漿內的微生物。呈球型,有特殊的生長周期。每個生長周期有兩種發育型。 感染型為原體(elementary body)呈球形,大小介于細菌與病毒之間(300-400mm)。原體可在細胞外生存,有感染性。當其附著在易感細胞表面時,被細胞吞飲,在細胞內原體變成另一種繁殖型。 繁殖型即始體(initial body)始體呈圓形或橢圓形。始體按二分裂方式繁殖,最后始體重新組織成原體,從細胞內釋放出來,再感染其他健康易感細胞。整個生長周期為72h。 衣原體分類:1、鸚鵡熱衣原體。2、沙眼衣原體(Chlamydia trachomatis) 沙眼衣原體至少有15個血清型。D-K8種血清型與NGU有關。L1、L2、L33個型與性病性淋巴肉芽腫(第四性病)有關。 (二)支原體 1、分解尿素支原體(ureaplasma ure-alyticum)是一種原核微生物。能產生尿素分解酶分解尿素。呈球桿狀。因其缺乏堅硬的細胞膜,故不為青霉素所抑制,四環素、紅霉素、壯觀霉素對之有效?,F已從人類泌尿生殖道分離出來7種支原體,其中分離率較高而與泌尿生殖道疾病有關,是分解尿素支原體,其次是人型支原體。嬰兒或無性交接觸的女性生殖道內找不到分解尿素支原體。而性生活越亂,這種支原體陽性率也越高。Mc Donald 1982年報告587例急性尿道炎癥狀病人中,209例(36%)中段尿中分離出分解尿素支原體。 2、人型支原體(mycoplasma hominis)支原體對外界環境抵抗力弱,45℃15min即可被殺死。對肥皂、酒精、四環素、紅霉素敏感。 衣原體除致成尿道炎、眼結膜炎外,還可致成其他生殖器官炎癥,如附睪炎、前裂腺炎、宮頸炎、陰道炎、輸卵管炎及盆腔炎等。新生兒通過感染的產道可誘發眼結膜炎、肺炎。男性同性戀者,可患直腸炎及咽炎。 三、非淋菌性尿道炎為何不斷擴大流行: 因為ngu發病緩慢,癥狀輕,不容易受到重視。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體可持續存在數月之久,且治療需要較長時間。未正規用藥后有并發癥者,可長期帶菌。性交時不用陰莖套,也造成了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不斷擴大流行。 四、臨床癥狀與診斷 (一)臨床癥狀 1、非淋菌性尿道炎潛伏期為10-20天。 2、起病不如淋病急,癥狀拖延,時輕時重,但比淋病輕。約50%的病人有尿痛、尿道癢等癥狀。初診時很易被漏診。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表現為尿道不適、發癢、燒灼感或刺疼,尿道紅腫,尿道分泌物多為漿液狀、稀薄、晨起有“糊口”現象。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表現為宮頸的炎癥和靡爛、分泌物增多,宮頸分泌物中有多數分葉型白細胞(高倍鏡下每視野超過10個),陰道及外陰瘙癢,下腹不適感。注意:有些病人可無癥狀或癥狀不典型,易被漏診。宮頸分泌物中有多數分葉型白細胞(高倍鏡下每視野超過10個)。 3、尿道分泌物少,稀薄,粘液性或粘膜膿性。較長時間不排尿(如晨起)尿道外口可溢出少量稀薄分泌物。有時僅表現為晨起痂膜封住尿道口或污染內褲。檢查時,需由后向前按擠前尿道才可能有少許分泌物由尿道口溢出。有時病人有癥狀無分泌物,也可無癥狀而有分泌物。 4、常與淋病同時感染。前者先出現淋病癥狀,經抗淋病治療后,淋球菌被青霉素殺死,而衣原體、支原體依然存在。在感染1-3周后發病。臨床上很易被誤認為淋病未治愈或復發。 5、處理不當或治療不及時可引起并發癥(1%)。如急性附睪炎、前列腺炎、結腸炎、咽炎。女性宮頸炎、宮頸糜爛、前庭大腺炎、陰道炎、輸卵管炎、盆腔炎、異位妊娠、不育等。 6、新生兒通過感染的產道、生后3-13d可發生眼結膜炎,眼部有粘液膿性分泌物,也可無分泌物。但多不侵犯角膜。下生后2-3周可發生肺炎。癥狀不斷加重,呼吸急促為其特點,但不發熱。其中半數患兒有眼結膜炎。 7、極少數病人可伴發Reifer綜合征:尿道炎、關節炎、角膜炎、結合膜炎及皮疹。 (二)診斷 1、不潔性交史、潛伏期及癥狀。 2、尿道分泌物涂片及培養排除淋球菌、念珠菌及其他細菌感染。涂片有大量白細胞,10-15個以上/400倍,5個以上/1000倍顯微鏡檢。 3、尿道分泌物或宮頸刮片,單克隆衣原體熒光抗體檢查或培養。標本取法:男性2h以上不排尿,棉拭子插入尿道2-4cm,輕輕旋轉5s,放置2-3s,然后取出培養。女性用窺陰器充分露暴宮頸,第一根拭子將宮頸表面分泌物擦掉,第二根拭子插入宮頸1-2cm,旋轉10s,停2-3s,取出拭子,不要碰陰道壁。不好治療~~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播疾病,涉及病原體、流行情況、臨床癥狀、診斷及治療等方面。 1.病原體:主要有衣原體(占 40%-50%)、支原體(占 20%-30%),如沙眼衣原體的 D-K 血清型,還有分解尿素支原體等。 2.流行情況:多發生于青年性旺盛期,25 歲以下占比較高,在歐美發病率驟增,居性傳播疾患首位。 3.臨床癥狀:潛伏期 10-20 天,癥狀較淋病輕,男性有尿道不適等,女性有宮頸炎癥等,部分病人無癥狀或癥狀不典型。 4.診斷方法:依據不潔性交史、潛伏期及癥狀,尿道分泌物涂片及培養,單克隆衣原體熒光抗體檢查或培養等。 5.治療措施:常用四環素、紅霉素、壯觀霉素等藥物。治療需較長時間,未正規用藥易有并發癥。 非淋菌性尿道炎需引起重視,及時診斷和規范治療,避免并發癥。患者應注意個人衛生,治療期間避免性行為。
2024-12-18 17: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