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支睪吸蟲病的相關知識您了解多少
你好,華支睪吸蟲俗稱肝吸蟲,于1874年首次在印度加爾各答1例華僑的膽管內發現,1908年在國內證實。因不良飲食習慣,我國廣東省感染人數最多,約超過500萬,占全國總感染人數的一半。成蟲寄生于膽道系統內,引起膽道華支睪吸蟲病,輕者可無癥狀,重者引起膽囊炎、膽管炎、膽道結石、膽道腫瘤以及營養不良及生長發育障礙。希望我的回復能幫助到你吧。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華支睪吸蟲病是一種由華支睪吸蟲寄生在膽道系統引起的疾病,包括病因、癥狀、危害、診斷及治療等。 1.病因:華支睪吸蟲通過不良飲食習慣進入人體,成蟲寄生于膽道。 2.癥狀:輕者無癥狀,重者出現膽囊炎、膽管炎、膽道結石、膽道腫瘤,還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及生長發育障礙。 3.危害:影響肝膽功能,嚴重時危及生命,增加患者痛苦和經濟負擔。 4.診斷:通過糞便檢查、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方法確診。 5.治療:常用藥物有吡喹酮、阿苯達唑、甲苯咪唑等。治療同時要注意休息,加強營養。 6.預防:養成良好飲食習慣,不生食或半生食魚蝦。 總之,華支睪吸蟲病危害較大,需重視預防和及時診治。
2024-12-19 04: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