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無痛腸鏡顯示腸息肉及直腸乙狀結腸炎癥如何應對
2012年5月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電子無痛腸鏡圖文報告:腸景所見:進鏡抵達回盲部。據肛門28cm見1息肉,大小約0.4x0.4cm,取組織1塊。直腸,乙狀結腸粘膜充血,水腫,血管紋理不清,其余大腸粘膜光滑,色澤正常,血管紋理清晰。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電子無痛腸鏡檢查發現腸息肉及直腸乙狀結腸炎癥,需了解其成因、癥狀、危害、檢查方法及治療措施等。 1.成因:腸息肉可能由遺傳、炎癥刺激、飲食不當等引起;直腸乙狀結腸炎癥常因細菌感染、自身免疫、環境因素等所致。 2.癥狀:腸息肉一般無癥狀,較大時可能有腹痛、便血;直腸乙狀結腸炎癥多表現為腹瀉、腹痛、黏液膿血便。 3.危害:腸息肉有惡變風險;直腸乙狀結腸炎癥若不治療,可能導致腸道功能紊亂、營養不良等。 4.檢查方法:除腸鏡外,還可通過糞便常規、血常規、CT等輔助診斷。 5.治療措施:腸息肉通常采取內鏡下切除;直腸乙狀結腸炎癥一般用美沙拉嗪、柳氮磺胺吡啶、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嚴重時可能需手術。 總之,發現此類腸道問題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復查,同時注意飲食清淡、規律作息,促進康復。
2024-12-18 21:2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慢性結腸炎是腸道非特異性的炎癥性疾病,常引起慢性反復發作的腹瀉,腹痛等癥狀,結腸息肉要警惕惡變的可能性。結腸息肉方面一般要在結腸鏡下息肉切除術,結腸炎方面可以完善用點復方谷氨酰胺腸溶膠囊,雙歧桿菌活菌制劑等藥物治療。
2015-11-13 14: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